里清修,且憎恨泰山大人,必不肯轻易前来,定是妻子说动她。可事情远在建宁陵,若是妻子知晓了,便说明京中也有异动。瑍儿,阿狸,母亲她们如何了?他不敢深想。

小皇帝左等右等等不来那纸诏令,心里没底,只得做了个命甲兵放行的手势,也算是借坡下驴,暂时缓解和群臣的紧张对峙。一时众人目光皆望向天光涌进的殿门口,只闻一阵丽人幽香随风先至,殿外款款进来盛装丽服的庐陵大长公主,那搀扶着她的年轻女子赫然却是桓十一女,一身红色骑装张扬耀目,雪莹修容,皎如秋月。乍一出现,满室生辉,珠玉失色,竟令人不得逼视。

二人皆是袅娜轻步而来,身后另有二十名女侍及去而复返的会稽王萧昱。

人群之中,桓微自然是一眼就看到了几乎成了个血人的丈夫。夫妻两个隔着人海遥遥对望了一眼,他满是血污的面上蕴出一丝笑来,遥遥一颔首示意自己无事,她目中风露倏然泪落,借低头掩过了,先随母亲向皇帝行跪拜之礼。

小皇帝自看到萧昱始便震愕无比,好容易回寰神情,唤了二人起来,作无奈状:“朕在此和群臣祭拜先王,怎还惊扰了皇姑母的清修?”

若有所思地飞快掠了桓微一眼,又觉不可置信。阿姊理应封城,总不能是她一个弱女子孤身跑出城来,请出姑母。

庐陵却不打算和他虚与委蛇,冷呵了一声,开门见山道:“本宫在寺中,听说元嘉兵围崇德宫,又听说陛下在先帝灵前搬弄甲兵要杀害忠臣,敢问一切可是陛下授意?”

她目光幽幽淡淡地扫过人群后卧倒在地浑身是血的女婿。桓微知晓现下可以过去丈夫身边了,也不顾众目睽睽,凄然含泪朝丈夫走去。

群臣见她一副海棠凄郁、双泪盈盈的模样,俱怕这窈窕娇艳的美人会失态大哭,未想她只是默默走到丈夫身边,屈膝蹲下,脸色温柔无比。

她轻轻抱住了他,在他耳畔低语道:“郎君,皎皎来了。”

“我说过的,无论刀山火海,皎皎都跟着你。无论战乱离丧、生老病死,都不能把我们分开。”

第 141 章 晋江文学城正版

她嗓音清冷柔和,字字句句,却说得异常坚定。离得较近的桓晏恰将她这句话完完整整地听在耳中,眸中一缕异色訇然绽开。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妹妹柔和光艳的侧脸,唇角缓缓动着,忽然苦笑了一声。

他终究明白了她当年为何自戕,也许从她向他请求那一杯鸩酒始,她就做好了和他生同衾死同穴的打算。

她终究是爱他的。恨生于爱,不曾刻骨相爱,何来铭心之恨。

谢沂被她抱在怀中,头枕在她膝上,四目相对,他眼波脉脉熠熠如星光微闪,似有千言万语,却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是抬手理了理她因汗水微微黏结的鬓边一缕垂下来的鬓发,他的皎皎,为了救他,跑了这样长的路。

他是很意外的,也不愿她来。即便没有大长公主,有群臣作筹码,禁军也是不会反的。周季出身寻阳周氏,亦是士族,不会自绝于乡党。他之所以不肯劫持小皇帝,宁可负伤也要逃出来,便是为此。

可她还是来了,无视前路未知的危险,用生命践行她的诺言。他从不知晓,原来她也如此热烈地,决绝地,爱着他。

小皇帝犹在和庐陵争执,气急败坏地,又嚷出郑氏之事来。群臣则震惊于他挟持谢太后,负气相峙。他二人却好似什么也听不见,谢沂的手滑下来,沙哑着嗓子,目中极是心疼:“我没事。你一个人来,瑍儿怎么办呢。”

桓微摇头,一滴泪顺着脸颊缓缓滑下。她把洁白如瓷的下颌轻轻抵在他犹沾血污的额上,哽咽着道:“正因为有瑍儿,我才要来把郎君好好地带回去。瑍儿还那么小,又那么喜欢你,我不能让他没有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