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两幅书法字帖,靠墙的书架上堆着一些竹简和书册。轩窗下放着一个莲花形状的青铜香炉,香炉中溢出一缕缕清雅的水沉香。
王维和元曜席地而坐,王维翻出最近新写的几首诗给元曜品评。
元曜读了,夸赞了几句。
元曜问王维道:“摩诘,桃花源那首诗写得怎么样了?”
王维摇头,道:“还未写完。”
元曜又问道:“听说,摩诘最近在和一位鬼友交往?”
王维笑了,兴奋地道:“没错。轩之猜猜他是谁。”
元曜道:“听说,摩诘叫他五柳先生。他不会是写桃花源的陶渊明吧?”
王维神秘一笑:“轩之猜对了,这位鬼兄就是陶渊明。他晚上会来,我将他介绍给轩之认识。”
“他真是五柳先生的鬼魂?”元曜吃惊。
王维道:“千真万确。”
“摩诘,你是怎么遇见他的?”
王维拿起桌案上的桃核墨,道:“陶先生栖身在这一方桃核墨中。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前天晚上,我坐在这里磨桃核墨,准备写桃花源的诗。我脑中想着桃花源,口里念着五柳先生,他就出现了。陶先生高洁端方,学识渊博,是世间难寻的良师益友。我与他一见如故,彼此十分投缘。”
元曜道:“能够得到一位知音,即使是非人,也是幸事。”
今天无法回城,元曜就留宿在王维的别院中。
弦月升起,灯火如豆,山野的晚上有些寒冷,王维和元曜生了一炉火,坐在书房中温酒闲谈。
元曜捧着一杯温酒,心中有感,吟了一首诗:“夜闻更漏缺,风送芦花雪。寒浸八尺琴,樽浮半轮月。”
“这一首诗很应景,应当写下来。”王维笑道,他在砚台中滴入清水,磨开了桃核墨。
随着一阵墨香弥散开来,元曜白天看见的皂衣男子--陶渊明在黑暗中渐渐浮现出身形。
元曜有些惊讶,目不转睛地盯着陶渊明。
王维高兴地道:“陶先生,您来了。”
陶渊明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作了一揖,道:“又来叨扰了。”
“哪里的话。”王维笑道,他向陶渊明介绍元曜,道:“这位是我的表弟,姓元,名曜,字轩之。”
元曜赶紧起身,作了一揖,道:“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