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见过大公主,殿下金安。”大臣们神情恭敬。

陆时至提前止住了窦昭昭的问安,当着朝臣的面,丝毫没有掩饰地拉过了窦昭昭的手,许诺道:“有朕和这满朝文武大臣在,你放心。”

大臣们静默不语,无人说话,可一颗心却是提到了嗓子眼。

倒是窦昭昭笑着打破紧张的气氛,“朝政大事,自有陛下圣裁,有能臣干将辅佐,臣妾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倒是臣妾这个女儿,也学了父皇和师傅们济世爱民的心,越发不叫臣妾省心起来。”窦昭昭顺势将陆长禧正式引荐给诸位重臣,笑吟吟道:“左右臣妾是教不会的,只好请陛下和诸位大人多担待。”

大臣们连连道不敢,“公主殿下颇有陛下之英姿,心有沟壑,谋略过人,微臣自愧不如。”

陆长禧进退得宜地一一见过,也顺势在陆时至身边落座。

窦昭昭适时开口,“军国大事,臣妾不便再留,且先退下了。”

陆时至并不在意,“无妨。”

窦昭昭依旧摇头,意有所指道:“臣妾此时伤心还来不及,哪能再有别的心思?”

陆时至微微一愣,心领神会,语气温柔道:“那你早些歇息。”

窦昭昭微笑点头,步伐沉稳地出了乾清宫,待后脚才迈过门槛,脸上的笑容就没了,目光投向檐下皎洁的明月,缓缓呼出一口气,但愿这一次她没有选错。

不,她一定会竭尽全力,让这个选择变成真真正正的万全之策。

第383章:拜礼

进了十月里,秋高气爽,本是大好的时节,可皇城内的气氛却一日比一日更紧张。

自打胡羌的国书传来,眼看着胡羌日益气盛,朝堂上但凡有头有脸的大臣都晓得,为了两国邦交和大启安定太平,大公主外嫁胡羌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虽说大启同样国力鼎盛,就算远嫁千里,胡羌也定然不敢薄待了大公主。

可大公主是什么人?

那可是宫里的第一个孩子,是帝后的掌上明珠。

皇帝为了大局咬牙点头,皇后娘娘如何能舍得?

自大公主点头答应出嫁以来,除了第一日窦昭昭亲自去陆时至面前求了,出来时脸上那叫一个难看。

此后帝后二人就僵持了起来,皇后娘娘在没出过坤宁宫的大门,后宫也好、朝堂也罢诸事不理,除了大公主,谁也不见,就连陆时至都吃了好几次闭门羹,这也让陆时至的脸色十分难看,接连发作了好几个大臣,使得满朝文武都绷紧了神经。

好在皇后终究是皇后,事关国家太平,为了大局,大公主外嫁之事经过礼部和鸿胪寺与胡羌几经拉扯,最终还是敲定了下来。

可也因为如此,帝后不合也几乎闹到了明面上,就是市井平民都知晓一二。

这日,窦昭昭歪靠在贵妃榻上翻看萧夫人递来的信件,隐约听到外头有一阵骚动,不等她开口询问,先见到向雨石脸色有些难看的进来,面露踌躇。

窦昭昭放下书信,“怎么了?”

向雨石撇了撇嘴道:“娘娘,胡羌使臣携礼前来拜见,娘娘可要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