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是好词,女儿们这样好的才情,若不能传扬后世,实在是可惜。”窦昭昭缓缓翻过一页,点头赞许道:“还得是萧夫人的好法子。”

萧夫人连忙谦虚道:“多亏娘娘宅心仁厚,不嫌咱们聒噪。”

二人闲话两句,萧夫人顺势转向了前朝的时局,“近日来,边关似有异动,以纪蕴纪大人为首的内阁调转话锋,意在大启与北漠融合,一改此前严厉镇压的态度,以安人心。”

窦昭昭翻页的动作一顿,萧夫人见她听得认真,继续道:“朝中士大夫们对此颇有微词,都认为,我大启天朝上国,给那些不知顺应时局的蛮子们好脸,实在是自降身份。”

窦昭昭闻言冷哼一声,“鼠目寸光。”

萧夫人微微一愣,丝毫没想到窦昭昭会这样评价士大夫们,毕竟这些人守的是礼法纲纪,不止是他们,大启的百姓也是这样想的。

窦昭昭无心再看诗文,合上书页,“这些人自称饱读诗书、通晓事实,竟然连要安国先安民这样的道理都不懂。”

萧夫人闻言眼眸一亮,豁然开朗,转而感慨道:“陛下和娘娘思虑深远,倒是我等短视了。”

“好在,他们尚且顾忌着陛下的面子,不过闲言几句,倒不敢极力反对。”说到这里,萧夫人压低了声音,“臣妇以为,如今正是娘娘拉拢人的好时候。”

“噢?”窦昭昭微微挑眉,看向萧夫人。

“如今已经在挑选去北地任职的官员和能工巧匠们,京中官员十分忐忑,生怕这差事落到了自己头上。”萧夫人细细道来,“娘娘是身份高贵,又深得陛下爱重,您说话的分量不言而喻,若能得娘娘美言,自可免于这样的苦差事……”

窦昭昭轻笑一声,果断摇头否决了,“这样一心只有钻营、毫无为国为民之心的人,本宫要他何用?”

“更何况,两族融合有益于边疆稳固、百姓安乐,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本宫更应该鼎力支持,岂有与陛下相悖的道理。”

萧夫人呐呐无言,定定看了窦昭昭好一会,眼神带了十足的认真,这位身居内宅,读书不多、出身乡野的皇后,比起朝中结党营私的官员们更通晓大义、眼界深远。

这一刻萧夫人不免生出可惜之感,可惜窦昭昭是个女人,同自己一样,再多的野心和才华,也只能困于内宅,不得施展。

第355章:决心

“倒是有件事,是咱们能办的。”窦昭昭很快定了心。

萧夫人被唤回了思绪,正身道:“娘娘请吩咐。”

“陛下乾坤独断,那些人掀不起什么风浪,不必咱们费心,倒是这千千万万的百姓……”窦昭昭想到了什么,微微蹙眉道:“若是被有心人利用,才是真真正正的祸事。”

“是。”萧夫人被这么一提点,连连点头,这些有心人,不仅有国内贪生怕死的腐朽官僚士族,更有北漠的残党余孽。

萧夫人不由得犯愁,“这些道理,读书人都未必明晰,百姓们只怕更难讲得通了。”

“百姓也是人,读书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置大局于不顾,百姓们的情感反而更加质朴真诚。”窦昭昭并不赞同,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道理,自古便有,“再说了,本是好事,何必用道理来说?倒讨人嫌了。”

萧夫人连忙追问,“娘娘的意思是……?”

“咱们喜欢听戏看话本子,百姓们也一样,故事讲通了,其中道理自己就能领会。”窦昭昭一转眼就给了法子。

萧夫人满脸惊喜,险些拍掌赞叹,“臣妇明白了!”

“夫人心细,交给夫人,本宫很放心。”窦昭昭给予肯定,顺势点道:“那些个贪生怕死只顾钻营的人,本宫看不上,倒是真正有心办实事,却受制于出身没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