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早餐边吃边赶路,有的背着书包,嘴里念叨着刚学的知识点,那青春洋溢的氛围让我仿佛回到了自己曾经的学生时代,只是身边熟悉的面孔都已不在,思念父母的情绪又开始在心底蔓延,但我努力压下这份愁绪,告诉自己要好好融入当下的生活。

走进教学楼,楼道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粉笔灰味道,那是多年教学留下的独特气息。墙壁上挂着一些名人名言的字画,还有各个专业优秀毕业生的照片和简介,激励着我们这些在校的学生努力奋进。

我们来到了历史课的教室,今天这堂课是由吴惠芬老师讲授。吴老师是高育良的妻子,高育良又是教研室主任,不过吴老师可丝毫没有凭借这层关系而有所懈怠,她一直以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和渊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教室里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不过大多都已经有些年头了,桌面坑洼不平,有的还刻着历届学生留下的“涂鸦”,有谁谁的名字,也有一些幼稚的小图案,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故事。

我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拿出课本和笔记本,准备迎接今天的第一堂课。不一会儿,吴惠芬老师夹着教案走进了教室,她穿着一件淡雅的连衣裙,头发挽成一个发髻,显得端庄又优雅。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镜片后的眼睛透着温和与智慧。

“同学们,早上好啊!”吴老师清了清嗓子说道,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同学们纷纷回应着老师的问候。

吴老师先是翻开教案,回顾了上节课的重点内容,她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上快速地写下几个关键知识点,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吱吱”的声响,白色的粉笔末簌簌落下,像下雪一样。我认真地看着黑板,听着老师的讲解,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偶尔遇到不太理解的地方,便在旁边画上一个小小的问号,准备课后再去请教老师或者查阅资料弄明白。

课堂上,同学们的状态各不相同。易学习一如既往地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黑板,手中的笔就没停过,时不时还会微微点头,似乎在和老师进行着无声的交流,遇到重要的知识点,他还会在课本上着重标记出来,那认真的模样仿佛要把老师讲的每一个字都刻进脑海里;王大路虽然对经济更感兴趣,但听历史课也听得津津有味,偶尔还会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经济发展历史,在心里默默思考两者之间的关联,想着能不能从中汲取一些对未来有启发的思路;侯清泉则坐得笔直,静静地听着老师讲课,脸上带着若有所思的神情,估计是在把历史中的一些道理和为人处世的方式联系起来,毕竟他就是那种善于从各种事情中领悟生活智慧的人;肖钢玉听得很仔细,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一些涉及到法律相关的历史事件,准备课后再深入分析一下其中的法律演变脉络,他那专注于法律知识探究的劲儿,哪怕是在历史课上也丝毫不减。

而我呢,也沉浸在吴老师生动的讲解中,她总能把那些枯燥的历史事件讲得栩栩如生,仿佛带着我们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从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到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每一个故事都引人入胜,让我越发觉得历史这门学科有着无穷的魅力。

老师在讲台上提问的时候,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大家都低下头,生怕被点到名字却回答不上来。偶尔有几个积极的同学会主动举手发言,回答得好的话,吴老师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夸赞几句,然后再进一步拓展讲解相关的知识点;要是回答得不太准确,吴老师也不会批评,而是耐心地指出问题所在,引导大家一起思考正确的答案。

课间休息的时候,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有的聚在一起讨论刚刚课上没听懂的问题,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有的则跑到教室外的走廊上,靠着栏杆,呼吸着新鲜空气,放松一下紧绷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