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点都是为了项目能更好地落地实施,能真正为吕州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目光平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缓缓环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接着说道,“建设部门强调的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确实是园区长远发展的根基所在,咱们绝不能在质量上打折扣,不过呢,咱们也得结合吕州当下的实际情况,分阶段进行规划,优先保障核心区域以及关键设施的投入,这样既能保证质量,又能合理利用资金;招商部门的想法很对,优质企业的入驻那就是园区的活力源泉,是咱们这个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宣传推广工作确实得跟上,但也需要精准发力,聚焦咱们吕州自身的优势产业以及独特资源,有针对性地去吸引那些契合度高的企业,避免盲目投入造成资源浪费;而财政部门把控成本的考量也十分必要,毕竟每一笔财政资金那都是来之不易,都是吕州老百姓的血汗钱呐,咱们可以在项目预算上进一步细化梳理,开源节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我这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既充分肯定了各部门的良苦用心,又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就像一阵春风,让原本剑拔弩张、僵持不下的气氛缓和了不少。各部门负责人听了之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也渐渐放下了之前的成见,围绕着我提出的思路展开了热烈且富有建设性的讨论,最终达成了初步共识,项目这才得以继续艰难地向前推进。
经此一事,秘书二处的同事们对这位新来的处长不禁刮目相看,高育良对我的能力更是愈发认可,愈发觉得自己当初把他调到身边的决定无比正确,对他也越发倚重起来。
在我的建议下,高育良迅速提拔了几位汉东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试图通过整合各方力量,进一步壮大 “汉大帮” 在吕州的势力,也好更有底气去应对复杂的官场局势以及来自 “秘书帮” 愈发明显的打压。
第12章 “汉大帮”初成
其中,易学习被任命为吕州市下辖的一个发展相对滞后,但实则潜力巨大的县担任县委书记。他曾在京山县担任县委书记,早前与李达康搭过班子,对李达康那强势又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和工作思路可谓是了如指掌。在京山县共事的日子里,易学习一心扑在为百姓谋福祉的工作上,无论大事小事,只要关乎群众利益,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亲力亲为去解决实际问题。
曾经,京山县有个重大项目出现了决策失误,眼看就要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李达康作为当时的主要负责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易学习心里清楚,这个节骨眼上要是处理不好,不仅京山县的发展会遭受重创,更会让无数无辜的老百姓受到牵连,生活陷入困境。于是,他秉持着公心,挺身而出,主动帮李达康扛下了部分责任,把这个烫手山芋揽到了自己身上。可谁能想到,就因为这次仗义之举,易学习在后续的仕途发展上却屡屡碰壁,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治资源,尽管他能力出众、一心为民,却始终得不到重用,空有满腔的抱负和一身的本事,却只能在一些相对边缘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实令人惋惜。
高育良看中了易学习的正直品性和扎实的基层工作能力,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便将他调任到吕州市下辖的县担任县委书记,期望他能凭借丰富的基层经验,从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入手,比如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等,带动当地实现经济腾飞与民生改善,同时也为 “汉大帮” 扩充力量,增强在基层的影响力。
易学习上任后,一刻都没闲着,第一时间就深入到各个乡镇、村落,开启了一场场深入细致且 “接地气” 的走访调研。他深知百姓生活的痛点所在,每到一处,都和村民们亲切交谈,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当他看到农村里许多老人就医困难,村里的医疗设施简陋得可怜,连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