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听得格外专注,时而微微点头,似乎对我的观点颇为认同,时而又陷入深深的沉思,显然是在权衡这些想法的可行性。待我陈述完毕,高育良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之意,缓缓说道:“德汉啊,你果然没让我失望,基层的历练让你看问题鞭辟入里,提出的想法也都很务实可行。吕州如今这复杂的局面,正需要你这样既能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又有清晰思路的人来助力。我慎重考虑过后,决定推荐你调任市委秘书二处任处长,你也清楚,秘书二处的处长那可是相当于市长的贴身秘书,要全方位协助我处理日常工作,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周全。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定能在这个岗位上发挥关键作用,咱们彼此配合,互通有无,一起应对‘秘书帮’那些时不时的打压,尽快实现破局,为吕州的发展闯出一条康庄大道,你意下如何?”
我心中一凛,他深知这既是高育良对自己莫大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得让人不敢有丝毫懈怠的责任。略作思忖后,他神色坚定地回应道:“高老师,承蒙您如此看重,我定当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为您和吕州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就这样,我告别了熟悉的晶都镇,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踏上了前往吕州的新征程,开启了作为市委秘书二处处长,贴身服务高育良的全新工作篇章。
初到市委秘书二处,我瞬间就感受到了这里与基层工作截然不同的氛围。这里仿佛是整个吕州官场的中枢神经,信息如汹涌的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每一个决策、每一份文件都如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节点,稍有差池,可能就会在吕州官场这片大池塘里掀起不小的波澜。但我到底是经历过基层磨炼的人,他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和沉稳冷静的性格,迅速调整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适应新环境与熟悉工作内容之中。
上任伊始,我并未急于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而是先花费大量时间去摸清各处室的职能分工、了解每一位同事的专长以及过往工作的详细流程和存档资料。他心里明白,只有先把底数摸得一清二楚,才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后续在协助高育良处理各项事务时,才能做到精准发力,游刃有余。
当时,吕州市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一个大型的产业园区升级项目,这一项目堪称吕州未来数年经济腾飞的关键所在,上上下下都对其寄予厚望,可偏偏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棘手的难题,成了横亘在高育良面前亟待攻克的一座大山,自然也成了我工作的重中之重。
各部门在项目规划上的分歧很大,建设部门秉持着专业精神,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遵循高标准,他们担心一旦预算吃紧,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那后续园区的发展就会根基不稳;招商部门则站在吸引投资、提升园区活力的角度,侧重于园区的产业定位,一心想着要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觉得前期就得加大宣传推广投入,把吕州产业园区的优势和潜力充分展示出去;而财政部门出于对资金合理使用和整体财政压力的考量,希望能在各项开支上精打细算,严格把控好成本,避免出现财政风险。三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项目进度就这么僵持在了原地,高育良为此愁眉不展,多次开会协调却也收效甚微。
我在详细了解了各方的核心诉求以及矛盾焦点所在后,主动站了出来,精心组织了一场跨部门协调会。会前,他像是一位严谨的军师,将各部门的意见和项目目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细致梳理,整理出了一份详尽且条理清晰的资料,确保每一个关键信息都不遗漏。会上,他先是耐心地倾听各方意见,给予每一个部门充分表达想法的机会,让大家把心里的顾虑和期望都一股脑儿地说出来。待众人都畅所欲言之后,我才沉稳且自信地开口。
“各位同仁,咱们心里都清楚,这个产业园区升级项目对于吕州的发展意义重大,大家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