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嫂家要卖的的田真不错,她其实也想买来着。

可惜手头不阔绰,所以还是算了。

如今整个村子能一口气拿下五亩田的人,估计也就只有沅丫头了吧。

“婶子,我想问问如今咱们赋税是多少?”

“如今打仗赋税收的重点,每家赋税交钱的话一人一百文钱,交粮则一家一石。若粮税多交一石,户税只需一个人头交二十文钱了!”

农户人家的赋税需要交粮税也要交户税,交钱按人头算,交粮按户算。

若粮税能交两石,户税就只需一人二十文钱。

农户人家赚钱不易,一般都会选择多交粮税,这样户税就能交的轻松些。

几亩田种出来,交上两石粮也还能保住家人有口吃的。

但去年天公不作美,以至于收成不好。

桃源村民交过粮税和户税后都比以往过的艰难些,但也比别处百姓好些。

顾倾沅听了李大婶的话,觉得这田卖的确实不贵,比她想象的更便宜些。

她前世看过一些古言种田文,好田好地都要一两银子以上呢!

不管怎么说,他们姑侄六人以后得在桃源村长久生活,买上几亩田也要得。

如今春播还未结束,要勤快点,还能种上稻子。

待到秋收季节,就能有新米吃了。

“沅丫头,你觉得如何?”

李大婶笑眯眯道:“要是你不会伺弄庄稼,让你大柱哥帮忙也成!他对伺弄田地最有一手了!”

“成,那我去一趟赵家。”

顾倾沅思索一会,决定还是把五亩田买下。

她虽然有空间且物资无限,但买下田后若不种粮还能种其他的,总之田在自己手里,种点什么都成。

至于伺弄田地,原主就是农户人家长大的女儿,怎会不懂呢。

顾倾沅要去赵家,担心五个孩子在山里遇到危险,便先去了后头林子找他们,把弄到的柴火弄回了家。

随后,她又和李大婶去了赵家,说买田的事。

第七十六章:空间多了个仓库(求金票票)

赵家屋里,赵烨去了田地忙活。

顾倾沅两人到时,只有赵大娘在屋檐下头给赵烨缝补衣裳。

她身子骨向来不好,去了田地里忙活个把时辰就累了,赵烨便让她回家歇会。

见顾倾沅和李大婶上门,赵大娘忙伸手招呼,“沅丫头,大妹子,快进来坐。”

顾倾沅和李大婶也没客气,在赵大娘旁边矮凳上坐下。

“嫂子,你在给小烨补衣裳呢!”

李大婶和赵大娘唠嗑一句,赵大娘无奈一笑,“是嘞,孩子长的快,转眼就拔高不少,这衣裳一伸手就抻破了。 ”

“孩子都这样,哪家孩子都是穿着缝缝补补的衣裳过来的。”

“可不是。”

李大婶和赵大娘一来一往的聊着,顾倾沅在旁边听她们说话。

农户人家闲暇时候没有其他娱乐,就喜欢串门子或聚一块唠嗑。

话题不过是:哪家小伙说亲啦,哪家姑娘许了人家啦,今个儿田地里伺弄得咋样呀等等。

总之,东家长西家短,连路过的狗都会说上两句,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李大婶和赵大娘闲话一阵,看一眼旁边的顾倾沅说起来意。

“老嫂子,我和沅丫头来你家也是因为你家田的事儿来的。”

赵大娘听后一愣,看向顾倾沅,“沅丫头,你要买田啊?”

“是呢大娘,你家田什么价钱有几亩要卖啊?”

顾倾沅作势问赵大娘,这些事儿她已经听李大婶说了,但她是和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