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1 / 2)

这样的处境,岂非跟明明是官家嫡长子,却一直不受重视、地位岌岌可危的官佑廷相似?

官家本应该支持魏王的,可恰恰是因为这份相同的处境,让官佑廷对太子种下了更深厚的感情。

明明是正经的嫡长子,为何处处受人钳制?

“你知道官镜廷为何在程溪县横行霸道吗?”崔淼问。

“想必一定和他的死有关。”萧野代花芜答道。

崔淼忖掌一哂,“因为官锦城那会儿刚在京都帮他谋了个闲官。”

萧野:“程溪官家要进京了,应当也是托了长乐宫那位的福气吧。”

崔淼:“还能有谁。”

“官锦城这一碗水也偏得太厉害,给小儿子在京都谋职,却叫嫡长子在家中赋闲。”在这两人一唱一和中,花芜终于找到了插得上话的缝儿。

花芜虽为见过官家小郎君官镜廷,可从他人的评价中,也知这位平日里是个吊儿郎当,纵情享乐的主儿。

论样貌风度,官佑廷皆是不差,为何……

“官锦城厌弃官佑廷,是因为他好南风?”

花芜想起,在程溪县的时候,官佑廷直言春风醉不合他的口味,南风馆才是。

当时不觉得有什么,如今想起来,虽然程溪县繁荣昌盛,民风开放,爱好南风并不是什么异事,可对一个需要传宗接代、延绵子嗣的大家族而言,却是致命的。

就是当今太子,也曾被传过这样的流言,那对貌美而有才华的薛氏兄弟,便是前车之鉴。

而这点,是否也成了官佑廷放弃亲情血脉,试图转投东宫的原因?

再加之,官锦城通过惠贵妃和魏王的关系,是为小儿子谋职,这又叫嫡长子官佑廷情何以堪?

官佑廷会不会因为这样,反而将惠贵妃和魏王一同记恨上了?也更加坚定了孤注一掷、投奔东宫的决心?

“连你都知道了这件事,官锦城他……?”花芜又问。

崔淼:“自然也是知道了。”

“不过在玉翎卫到来前,甚至在玉翎卫破开迷局之前,他应当并不知晓真实的内情,否则也不会引来玉翎卫,将官家至于更加危险的境地。官锦城一开始恐怕只以为官镜廷的死或许是党争、仇杀,甚至是意外,但都不会想到竟是自己的大儿子从中作梗。而长乐宫和魏王之所以极力促成玉翎卫调查此案,一来是因为他们本就应官锦城所求为官镜廷谋好了出路,将官镜廷带到京都,或许是作为官家支持魏王的一种诚意表示,也能够将官家的一部分资产合情合理地引入京都,为魏王所用。官镜廷出事,便是他们的钱袋子出了问题,惠贵妃和魏王势必要追究。二来,倘若这件事真的涉及党争、仇杀、意外,魏王这边都能找到空子往东宫太子府那边引去,以此再度削弱太子在圣上面前的观感,如此算来,又是一桩伤敌的好买卖。”

花芜说完这些,看崔淼和萧野都是一脸欣慰的笑容,唯独南江枫,仍是一脸漠然之色。

花芜像是开了窍一般,接着道:“但是在玉翎卫查案的过程中,随着证据越来越多,官锦城作为程溪县县尉,又掌握着保存证据和审讯嫌犯的第一手资料。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旦把寻得的证据和证人证言摆到官锦城面前,相信他也不难发现其中破绽。官锦城一定也发现了什么!可因为已经失去了小儿子,官家的所有前途只能压在官佑廷一人身上,官锦城无可奈何,有再多的怨恨不甘也无法再阻止官佑廷的选择。”

官家转投了太子麾下。

魏王失去了一大助力,可丢了芝麻拣了西瓜,没想到却找到了詹葱这样的大靠山。

只是在这些事件中,崔淼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他串起了这一切,却又一直明里暗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