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1 / 2)

不如从前那般作风,恣意挑逗,极尽能工巧匠之事试图“掰弯”她。

花芜觉得这样的“活煞”像是敛了羽翼,太新鲜太好玩,她便趁着自己这几日仍在月事期间,壮着胆子想在老虎身上拔毛。

竟也尝试着“勾引”他。

床板太窄,她的腿便只能搭在他身上,稍一屈膝,便会“一不留神”碰到不该碰的地方。

这第一次第二次,萧野还以为是她窝着这个姿势不舒服,再多了便明白她是故意的。

萧野也不急,含笑看着她拙劣的演技。

也不管自己身上起的反应,待她玩够了,才冷不丁地冒了一句:

“玩火烧身。”

乱动的膝窝被萧野一把扶住。

船舷外头是一波又一波的哗哗水流,船身顺流,一路劈波斩浪。

花芜溢出一口娇糯的轻吟。

她惊讶于自己竟会自然而然地发出那般羞耻的声音。

一时慌了。

萧野却满意了。

最终,游走的指节只是落在她腰间。

萧野拽下她腰间由他亲手打造的平安扣,就着她惊讶的眼神,将平安扣含入口中。

迂回婉转。

此刻,花芜才真真正正明白了“玩火烧身”四个字的含义。

她变乖了。

-

第四日,下船时,花芜还以为萧野今日会送新的裙装过来。

可没想到他给的竟是自己第一日脱下的常服。

灰扑扑的男装。

前三日的裙装已不知被收到了哪儿,只有耳上的那一对凤仙花珐琅耳坠还由她自己贴身小心保管着。

花芜换回男装,月事已过,可谓一身清爽。

下了船后,步伐也不自觉地迈得大了。

他们已在建州境内。

萧野领着她去了食肆,先尝尝风土人情。

热腾腾的蟹黄汤包被端了上来,蒸熟的汤包雪白晶莹,几近透明,稍一动弹,便可看见鲜黄的汤汁在皮里面轻轻晃动。

花芜着急,怕竹筷戳破了包子皮,便忍着烫捏着包子的封嘴,丢到自己碗里。

一边吃着美味,一边听着食肆里各色人群的对谈。

薛氏兄弟说的果然不错,一入潭阳村所在的石盘县境地,便陆续可闻关于潭阳村“白骨填坑”一事的各种传言。

花芜跟着萧野一路拼凑,终于得到了这个故事的大致轮廓。

也终于明白为何那日在客来香,薛正会写出那样的本子,去排那样光怪陆离的一场大戏了。

第79章 鬼军索命

建州石盘县潭阳村,并不富裕。

大渝建国之初,有前朝精锐部队从此处逃窜而过,曾在该地扎营留宿过一夜。

那一夜过后,像是天降惩罚似的,潭阳村开始了风不调雨不顺,庄稼也不抽芽的日子,民不聊生,近半村民不得不背离家乡,流落至外地讨生计。

而“白骨填坑”案的起点,乃是因为潭阳村难得地出了位举人。

温饱已是难事,更没有多少户人家供得起私学。

其实这位举人只是根在潭阳,却不长在潭阳,他的祖辈是在潭阳村的怪事发生后头一波离开的。

只是因为赵氏之前算是潭阳村的大户,因而虽人去了外地,可老人和宗祠却仍留在潭阳村里。

也算是他们一辈又一辈的赵氏人落叶归根处。

赵氏第六代孙赵学颖便是潭阳村这百年来出的第一位举人。

赵老爷子惦记着赵氏祠堂里的祖祖辈辈,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带着赵学颖回了潭阳村。

在返回潭阳村之前,赵老爷子得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