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1)

“以后别再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吃力又不讨好的事?

花芜琢磨起来,他说的不讨好,指的是在客来香遇见了李成蹊,还是让迟远垫付了银两一事?

又或者,二者兼具有之?

-

萧野心情很不好。

为何迟远都能想到的事情,他却这般后知后觉。

虽然迟远事后表示用的是他的银子,做的是他的人情,可他心里还是不太舒服。

还有那个李成蹊。

萧野很快联想到了七年前,那个宁愿搭上仕途也要插手南斗山的案子的李植。

他没记错的话,李植有个才华出色的儿子,似乎也叫这个名字。

因为当年的事,李植强出头而被帝王迁怒,时隔多年,索性将他遗忘在了东南之地。

如今,他的儿子却带着满腹经纶杀回来了。

鲤鱼游回来了,一跃龙门,指日可待。

萧野想起近些日子,从客来香中传出的、如今被京都学子广为传诵的绝世佳句。

都说离京十年的李家神童,有望在秋季的御试中摘得桂冠。

受宠而刁蛮的顺德公主甚至还扬言,要向陛下讨要今年的新科状元当她的驸马。

还有,今日皇帝私下召见了几名于京中待试的贡士。

是啊!皇帝断了李植的仕途,却未曾阻拦李家后辈的进取。

怎么……

皇帝也会心软吗?

萧野的指节在案上轻轻叩着。

这时,迟远在外头轻轻叩了叩格扇门。

萧野起身,也没开门,就着门扉询问,“什么事?”

“爷,您叫盯着的那个贡士,从客来香出来后,跟着花芜他们到了庆和宫门前,这会儿还躲在大门外的那对石狮子旁偷偷观望着呢。”

嗬!

姓李的是不是惯会抢人?

当年李植从南家带走了长女,难道这会儿,这李成蹊还想从庆和宫抢走南家的小儿子吗?

萧野觉得自己不会看错,那个李成蹊看花芜的眼神,绝不简单。

他甚至怀疑,那人身上的唯一败笔,那双愁绪郁结的浓眉,应当就和花芜有关。

当年李家向大理寺和玉翎卫要人,用的是一纸婚约。

可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权宜之计。

皇帝亦是因此而不再信任、重用李植。

如今李家人卷土重来,又要和南家人搅在一起。

会是为了当年的案子?

萧野心中有忧,他也曾敬李植刚毅果敢,可这些年他看得明白,若是背后无人撑腰,过刚反而只会导致易折。

故而,如今无论于公于私,他都不希望花芜再跟李家人再有牵连。

“叫花芜过来。”

萧野以为自己惯不会以权势压人,更不会以权势为胁迫而得到一个人。

可他还是想错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

有势不用是傻子。

他可不得好好利用起这楼台来。

第70章 他骗了她

花芜都已经抱着一盒银票睡下了,却又被迟远叫醒。

得知是九千岁召见后,她呆望了一眼被收在床榻深处的木盒。

果然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是吧。

果然不属于自己的,总是要还回去的。

迟远将她领到了紫来阁,便由她自个儿上去。

花芜此时困顿,也暗暗责怪萧野不该把这等数额的银票落在她的住处,这会儿半夜了又叫人走一趟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