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收拾的牛反刍,他定了每天两个牛瓣胃,这个不管是凉拌还是怎么做都好吃。

除此之外林三柱从端州码头一家渔船定了最便宜的青虾,一斤要六文,他暂时每天定了四十斤的青虾,因为要做虾丸,和鲜虾馅料的馄饨。

一斤虾去掉头去掉虾线和壳,只能得半斤的纯肉,四十斤的虾也只能得到二十斤左右的虾肉。

他还要做虾丸和馅料,先定个四十斤试试水。

除此之外还有牛肉丸,鱼丸,鸡肉丸,腌制的牛肉片。

正好店里每天都要用鸡架煮汤底,胸脯肉和鸡腿肉正好用来做鸡肉丸,一举两得。

除了肉丸还有猪下水,这个东西既好吃又便宜,只要买一副猪大肠和猪肚回来简单的卤一下,在麻辣烫里在过一遍,那味道觉得。

还有鸡胗,鸡肠,鸡心,这些边角料都是好吃又便宜的食材。

除此之外就是从豆腐坊定了老豆腐,千张,腐竹。

豆腐买回来林悦还自制两种豆制品,一种多亏了有冰箱才能制作的冻豆腐,还有一种就是豆腐果。

海鲜种类多,鱼不合适做麻辣烫的食材,因此只有一个鱼丸,用的是最便宜的刺少的海鱼。

除了虾丸还有鲜虾,柔鱼,八脚,鱼饼,牡蛎肉,带子肉,蛏子,蛤蜊肉,这些都是价格相对便宜,但又适合做麻辣烫食材的海鲜。

素菜种类繁多了,土豆,莲藕,淮山,海带,鸡血,鸭血,笋尖,年糕,木耳,白菘,青菜都是顶好吃的麻辣烫食材。

还有就是季节性明确的菌类,这个只能每日在摆摊的闹市街碰,这菌子只有新鲜的才适合煮麻辣烫。

除此之外还有粉丝,她们的绿豆粉丝,红薯粉丝,还有端州本土的米粉和面条作为主食。

不舍得花太多钱吃的,点一份主食,再点几种素菜,一两样荤菜,一顿麻辣烫也就是二十几文钱,既能吃饱又能吃好,还吃了个新鲜,试错成本较低,更能吸引想要进店的顾客。

为了这些食材,林三柱自己动手,做了个食材展示柜,就是木头格子,放在南墙,任客人自己挑选。

食材的货源确定好了后,接下来就是人手问题,她暂时没有买人的打算,因为她们没有住的地方能安排人住,买人也许在用人成本上来说更划算,买人也更好管理。

但林悦考虑到一个问题,她跟盛谦的情况已经基本是算是前途明朗了,只要盛谦不出意外,大概在他考取秀才功名,出了孝期后,应该就会定亲。

这个店铺的运行方式跟普通的食肆不一样,林悦不会一直只卖这几样的,等到了盛夏时麻辣烫就会减少存在感,换上适合夏天吃的。

而她的小食生意都是依托调料,汤底,不是随便你试试就能研究出来的,帮工最多就是把调料装点卖给别人,而林悦也为此给后厨每个人下了任务,互相监督,发现有偷调料的,检举一次得一两银子,且那人还会被辞退。

所以她是不怕被抄袭,仿制的,大不了就是生意少一点,她各个三五月就出新品就好了,我泱泱华夏那么多种美食,总够她折腾很长时间的。

因为需要大量的肉丸子,李青禾去牙行招了两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都是西城北城的普通人家,家里孩子多,花销大,不得不出来找杂活挣点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