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鳃鲜红,鱼眼清澈,散发着淡淡的腥味。

木案旁边放着几个大木桶,桶里盛满清水,几条活蹦乱跳的鲤鱼和鲫鱼正在水中游动,桶边挂着几根草绳,想来是用来串鱼方便客人带走。

摊位的右侧摆着几个小桶,里面装着小杂鱼,个头不大,胜在价格便宜,适合用来熬汤或喂猫,估计是特意为那些预算有限的客人准备的。

崔时钰目光在摊子上扫了一圈,最后停在那几条游动的新鲜鲫鱼上,开口便要了三条。

郭大郎笑着朝她点点头,“好嘞,三条鲫鱼,十一文钱。”

崔时钰微微一愣。

因打算和妹妹们一人一条,是以她挑中的这三条鲫鱼个头都不小,三条大鲫鱼,居然只要十一文钱?

看出她的疑惑,郭大郎解释道:“小娘子,你怕是不记得我了,我和你阿爹从前一同贩鱼,是老相识,这鱼我给你算便宜点,就按杂鱼的价格算了。”

他边说边麻利地将三条鲫鱼用草绳串好,递给崔时钰。

旁边的刘大娘神色复杂地看着眼前这一幕怪不得刚才郭大郎不乐意和她八卦呢!

人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推辞就显得矫情,崔时钰双手接过三条沉甸甸的鲫鱼,感激地对郭大郎道:“多谢阿叔,以后我一定多来照顾您的生意。”

她确实在记忆中寻到了郭大郎模糊的身影。

那时的崔娘子比六岁的阿宁还要小一些,天真懵懂,有次见郭大郎出摊卖鱼,个头比自家阿爹卖的鱼还要大,便以为郭大郎是来抢生意的坏人。

崔父耐心地和她解释,告诉她郭阿叔不是坏人,只是长安城的人实在太多了,自然会有人卖相同的东西,但这并不代表其中某个人就是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