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时钰不记得崔娘子当时是怎样回答的了,总之,这段记忆并未给她留下太过深刻的印象。

正因为记忆不甚清晰,她才知道,郭大郎与崔父的关系并没那么好。

能关照从前不熟悉的竞争对手的女儿,这位郭大郎也是个热心肠的人。

这样想着,崔时钰又拉着妹妹一同道谢。

不必等姐姐开口,崔时宁早已准备好了,下一秒便甜甜地道:“谢谢阿叔!”

谁能拒绝一个奶娃娃的道谢?

郭大郎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好,快拿好了,这鱼新鲜得很,拿回去熬汤最合适。”

崔时钰笑了笑,心头不由得浮现出一个疑惑:小时候也就算了,为何长大后的崔娘子也对这位郭大郎没有印象?

难道崔家从不吃鱼?

她思索片刻,很快找到原因崔家吃鱼少,却也并非从来不吃,只是常去一些流动摊位购买。

原因无他,价格便宜。

郭大郎鱼摊上的鱼虽然品质好,但价格也相对更贵,崔娘子远远瞧见那阵仗颇大的摊子就知价格不菲,于是便敬而远之了。

她这样拼命省钱,目的是为了给两个妹妹攒嫁妆。

崔父崔母从事的都是多劳多得的辛苦活计,能在长安城买下一间带院子的铺子实属不易,还为大女儿攒了套嫁妆。

崔娘子的嫁妆是一全套纱、绫、罗、锦、麻布的布料,纱有吴纱和花鼓歇纱,绫有花素绫、广陵绫、交织绫,罗是单丝罗和孔雀罗,锦有瑞锦、半臂锦,麻布因比较易得,样式就更多,有火麻布、赀布、班布、苎麻布等。

崔父崔母都已故去,崔娘子便主动承担起为两个妹妹攒嫁妆的责任她有的东西,妹妹也要有。

如果实在攒不够,那她就把自己的嫁妆分给妹妹们。

思绪回笼,崔时钰回过神来,又对郭大郎道了谢,这才离开鱼摊。

她带着妹妹在西市转了大半圈,买了些日常用品,其中包括做菜必备的酱油、糖、生粉等调味料。

那日做红糖鸡蛋时她就发现,橱柜内的调料简单到令人发指,除了粗盐便是陈醋。

合着崔家的饭食口味不是咸就是酸呗?

崔时钰不能接受,趁这次出门买鱼的机会,购入了一大批心仪的调味料。

这时候的调味料价钱着实不菲,一枚枚铜钱掏得她心疼不已,但这些东西早晚都要买,也算是提前投资。

到家之后,崔时钰将买来的东西一一放进庖厨,然后便开始杀鱼。

第5章 豆腐鱼汤 鲜!

杀鱼是个细致活。

鲫鱼最好在清水中暂置一段时间,吐尽泥沙、排净鱼屎,这样才能保证鱼肉的纯净。

趁着鱼吐泥这段时间,崔时钰将待会儿要用到的工具拾掇出来:菜刀、砧板、一条干净的布巾,还有一只粗瓷小碗。

砧板布巾和碗没什么好说的,唐朝的菜刀却很有些讲究,刀身较宽,刀刃略钝,形状接近长方形,有点像现代的西瓜刀。

这种宽刃菜刀虽然没那么锋利,敲起鱼来倒很趁手。

崔时钰抄起菜刀,调转刀背,对着鱼头精准一击,鲫鱼登时便晕了过去。三下连击过后,三尾活蹦乱跳的鲫鱼轮流在她手下瞬间安静。

紧接着,崔时钰翻转菜刀,将刀刃对准鱼身。这宽刃菜刀肯定没有专业的刮鳞刀好用,但眼下没有更好的工具,只能凑合了。

她从鱼尾向鱼头方向刮去鱼鳞,角度精准,力道均匀,鱼鳞簌簌而落,鱼身的皮肉却没有损伤分毫。

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若是郭大郎瞧见这一幕,定会被她专业的手法惊到。

处理完鱼鳞便是开膛破肚,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