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胡凳上困得睡眼惺忪,接过姐姐递来的酱香饼也就是她今日的早饭,马上精神抖擞,大口大口啃起饼子,吃得极香。变脸速度之快,让周围几个喜爱小孩的阿翁阿婆直笑弯了眼。
别看小姑娘牙都还没长齐,吃得速度倒快,而且吃相也好,嘴角不会沾上酱汁,更不会吧唧嘴,小嘴一张一合吃得津津有味,每咬一口都会发出满足的“嗯嗯”声,仿佛在告诉周围的人这酱饼有多好吃多美味。
往那儿一坐,活像酱饼摊的吉祥物,让崔时钰本就热闹的生意更好了几分。
想着昨日阿宁啃饼的画面,崔时钰不由一笑,将装着饼子与荷包蛋的保温食盒放进推车,又检查了一遍酱罐和扑满,温声对两个妹妹说:“走,阿锦阿宁,咱们赚钱去。”
姐妹三人推着吱呀作响的小推车穿过坊间小巷。
五更鼓刚刚敲过,街上已有零星行人,崔时钰习惯性地在心里盘算着今日的生意昨日准备了五十个饼,半个时辰就卖出去了,如此算来,今日的一百张大概只需一个时辰。
转过最后一个街角,西市的轮廓映入眼帘,崔时钰的脚步突然一顿。
“阿姊,怎么了?”崔时锦从车后探出头来,顺着姐姐的目光望去,随即也瞪大了眼睛。
她们昨日摆摊的那棵柳树旁边,竟排着一条长队!
摆摊地址是崔时钰特意选的,旁人都瞧不上那棵还没抽条的柳树,崔时钰却觉得很好,一眼相上:柳树柳树,有“留”之意,是个好兆头。
现在看来,倒是一语成谶了。
那队伍少说也有二三十人,有穿着粗布短打的脚夫,也有锦缎长袍的商人,甚至还有几个看似大户人家的小厮。队伍已经拐到对面铺子门前,引得路人频频侧目。
队伍最前头一个熟悉的身影转过头来,是高记肉行的店主,高老汉。
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开始排的队,又等了多久,见崔时钰来了也不催,只笑着道:“崔娘子来了!昨日我店里的伙计阿福买了你的饼子,回来之后和我大肆夸赞一番,说得很是馋人……今日我定然也要买回去尝尝!”
照阿福当时所说,虽然长安街上卖饼的食摊不少,味道也尚可,但没有一家的吃食如崔娘子做的饼子这般好吃新颖,口感暄软不说,还有菜有蛋,里面添的酱也好吃极了。
“我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酱……酱香热饼,怪不得把‘酱’排到第一个字呢!”阿福如是说道。
“老丈久等了。”崔时钰朝高老汉笑了笑,先和他寒暄几句,接着又探头对后面排队的人道,“诸位稍候,马上就好。”
她手脚麻利地支起摊子,摆好案板,把各种瓶瓶罐罐摆在一旁方便取用;阿锦和她打配合,蹲下*身熟练地引燃炭火,把扑满抱在怀里准备收钱;而坐在胡凳上的阿宁也开始直播起今日的吃播。
一切准备就绪,姐妹三人有条不紊忙活着自己要做的事。
高老汉共点了两套饼子,都是菜蛋都加的,即崔时钰推出的“金玉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