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贺云扬抬眼扫了众人一圈,最后视线回到李崇明身上,说道:“臣的主张,尚书大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李崇明看向兵部尚书,见他朝自己作揖,难怪他刚才的底气这么足,敢当廷与高级大臣争辩,原来是仗着自己揣摩得了主子的心意,“看大将军气定神闲,想来心中已有方案?”
贺云扬道:“不错。”
李崇明闻言,早已坐立不住地道:“大将军快说。”
贺云扬不紧不慢地推开面前的茶几,一手在地上比划道:“简单,云国、大尤、楼阙各自出兵二十万,连夜逼近古,而古国曾经襄助我国攻虞,即使他们送来结盟之书,心中也未必有几分胜算,所以这一仗他们只会选择快打快攻。而要快攻,骑兵必定先行,步兵必定紧追,可二十万大军快行,后备军需不可能及时跟上,我们做的第一步就是切断他们大军的后备军需,当然也可以说抢。云国紧挨他的同盟国燕塞,大尤与楼阙身后是槐阴,燕塞是小国,槐阴是部落国家,我们各派兵力直抵燕塞槐阴边境,与他们形成对峙,这样,他们自身安危告急,根本无暇顾及他们盟国。”
李崇明听听头头是道,任何能影响战机的因素都不被大将军放过,而行军打仗,最紧要的就是粮草,若无基本的饱食都保证不了,军心必定涣散,问道:“既是直抵边境,大将军觉得派多少兵马?”
贺云扬道:“一万精兵足够。”
一万精兵?也就是说燕塞五千,槐阴五千,在座几位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要知道就算是一座小小的县城,驻兵也不只五千。
李崇明知道他不会打无把握的仗,又听鱼中谋说道:“若是佯攻,五千足以。”
贺云扬点点头,又道:“燕塞边境由柏军侯世子柏迩将军为主将,槐阴则由鱼国公为主将,至于后备军需则由臣麾下左右都尉高达、东方代及副将荀毅带领切断,皇上以为如何?”
排兵布将之事大将军有权决定,贺云扬会有此问也是出于对李崇明的尊重,而这一点,李崇明心里自然明白,可他确实有些看法,“大将军用兵如神朕是毋庸置疑,只是后备军需一事,朕想让禁军副统领梁选领兵,大将军的副将追随多年,与你也甚为默契,还是跟在你身边为好。”
鱼中谋和站在殿上皇帝身侧的鱼孝凡不去默契地相视一眼,心下已明白皇上之意,这位皇帝无时无刻不削尖了脑袋想要分化贺云扬的军权,眼下正是提拔自己势力的时候,岂能放过。
而柏厘和兵部尚书也对视了一眼,面面相觑,其余人则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贺云扬知道梁选这个人,攻打虞国时是个敢冒奇险、敢打险仗的人,本身对他也是有些赏识,所以当李崇明提出这个决定时,贺云扬并没有表示异议,却也没有当即表态,而是继续说道:“在制衡各国时,我们也要保证西锦不受到他国的虎视,所以在出兵后,西锦各大边境、关隘、要塞同时要加强防固,这一点,相信柏军侯会做得比任何人都好。”
柏厘闻言,立即朝李崇明拱手道:“臣即刻与下属制定方案,调整边关驻军!”
李崇明点点头道:“既如此,各位觉得该由哪位将领领兵出战,解古国之危?”
领兵出战的将领当然是贺云扬了!这是在座所有人都一致认为的,可李崇明这一手明知故问,分明是不愿意此战由贺云扬来打,所以他这一问,弄得在座的人全都变了脸色,再次面面相觑。
兵部尚书正要谏言时,又留意到贺云扬的眼神,当下便坐了回去,不再多言。
李崇明抛出去的橄榄枝却无一人敢接,直接挫了他的脸面,只能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下,故作伤感道:“各位多心了,只是想我西锦如今也是称霸一方,时时都要大将军亲力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