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等祁元盛开口,兵部尚书译白便道:“柏军侯此言不妥,打仗论的是精,而不是多兵,你若无谋略,就算给你百万雄兵也如瞎子指挥一般,况且古国的主将苍束可不是一般人物,他以擅少胜多闻名,在西锦与虞国一战中,古国也是出了力的,现今三国围攻古,难道我们也要插一脚进去,岂不有违道义?”

柏厘冷笑道:“打仗还是论道义,还养着这些士兵做甚?既然处在劣势,就要随时准备被他国瓜分的后果,一朝是一朝,我们何不坐等,等到他们拼得你死我活,我们也好坐收渔利。”

兵部尚书立即反驳道:“我西锦如今称霸一方,何以渔翁得利一说?不耻之为。”

柏厘道:“古国那西南之地,土地肥沃,依山傍海,粮食盛产量庞大,鱼米海盐取之不尽,如若要参战,必取此地,可皇上不知想过没有,既然我们想要西南之地,他们难道会不想要吗?若是一旦在这个地方谈崩,难保他们不会翻脸,调转阵头再打我们。”

留意到皇上的面色愈发的不耐烦后,刚才不发一言的鱼中谋接话道:“军侯此言有理,可若我国参战,对他们三国来讲只会是如虎添翼。皇上,不然这样,我国可以出兵相助,但只攻打西南之地,剩下的由他们自行分割。”

李崇明听他们争了半天都争不出一个头尾,好不容易有个人出了主意,却又听兵部尚书译白说道:“只取西南之地?让别国听了去,还以为是靠施舍而来。皇上,且不说古国在虞国一战出了一份力,皇上后宫的觅柔娘娘是来自古国,也为皇上诞下一位皇子,于我国,也是有功之臣。”

鱼中谋:“觅柔娘娘既成为皇上的妃子,那就是我西锦子民,凡事当应以西锦为要,难道要为了一个女人而左右朝政吗?”

兵部尚书对李崇明说道:“皇上,古国君主实为明智之人。”

李崇明见他忽然说出一句没头没尾的话,本想斥责他,可转念一想,如此形势,他不会说些无关紧要的话头,便狐疑地道:“此言何意?”

“古国既然敢襄助我国攻打虞国,必然也知道一旦虞国被灭,将面临云国大尤楼阙对他形成夹势,腹背受敌,那么,是何缘故让古国君主做出此决定?无外乎是赌而已,而赌注便是下在我国,一旦云国大尤楼阙威逼而下,他背后,就只剩下我国这么一个后背山了。况且古国的主将苍束,确实是个难得的将才,于我国,不也是如虎添翼吗?”

在座的另外一些大臣从兵部尚书说的第一句话以来就从未张口发言,一些主张瓜分古国的人也闭口不言了,因为兵部尚书主张襄助,而兵部尚书的顶头又是贺云扬,他主张襄助,那就是贺云扬主张襄助,所以他们全都留了心眼,充耳不闻。

李崇明经兵部尚书这一说猛地想起一件事情,今早军报传来时,她在自己面前又哭又求的,实在可怜。想到觅柔,李崇明有些为难了,以前碍着虞国,才不敢贸然出兵攻打古,怕虞、古、云三国形成夹势。如今灭了虞国,他们之间的盟议也算是土崩瓦解,为了己国利益,盟国互换也是常见之事,而兵戎相见更是迟早的事。刚才这几人一番争执下来,有的要保持中立,有的要襄助古国,有的又要加入三国之列,可是最有能力说话的那人却一直保持沉默,李崇明权衡不下,只能看向贺云扬道:“大将军有何主见?是助是攻?”

第四十五章排兵布将万里行

一国之君才是最后的决策者,可在李崇明身上做不到,他自认不是明君,却也不庸弱,只能说在军事上,他能信赖的就只有这位大将军。许多次他都在深深地怀疑,如果西锦没了贺云扬,那就没有了大将军,更没有了两军,到最后,是不是连西锦也要拱手让人了?

听见李崇明询问贺云扬,鱼中谋知道,刚才自己包括这些人的争执,基本上已经无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