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氏伸手接了过来,装好。
宋春桃则是捧着手上的牛角梳子,喜滋滋地看着呢!
“娘,听说用着牛角梳子梳头能活络气血,滋养头发呢!”
赵青青不信这些,但看闺女欢喜,便不想打击她,只点了点头。
又逛了一会儿,大宝忽然指着地上的东西大声喊道,“娘,要吃。”
大家顺着大宝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摊子上是一包红枣糕。
摆摊的是一对夫妻,见有人感兴趣,慌忙推荐道,“这是我自家做的糕点,昨日才做好的,很新鲜。现在虽然冷了,但想吃的时候也可以热一热。”
赵青青还没来得及问价,田氏忽然说道,“翠儿,怎么是你卖糕点?”
被称作翠儿的妇人顺着声音望去,这才看见站在后面的田氏,询问道,“雨儿,这是你的家里人吗?”
田氏这才走上前,介绍道,“这是我婆婆,还有丈夫弟妹们,都在这里。”
说完,她又立刻问道,“你不是在镇上的糕点铺帮工,一向住在镇上吗?怎么来这摆摊了。”
翠儿叹了一口气,“唉,别提了。我之前确实在镇上住,不过后来不是下了好几天大雪吗?铺子没办法开门,趁着还没有封路,掌柜的就让我们帮工的先回来休息。谁知道大雪下了十来天,我是再也没有办法回去了。”
“回去也不一定是好事。”站在翠儿旁边的是一个黑黝黝的庄稼汉,一看就是老把式。“镇上的人平日里也不怎么种地,如今大雪封路,他们还不知道吃什么喝什么呢?”
“还有柴火呢!”田氏也附和道,“他们平日里都是买柴火用,现在谁也送不过去。日子肯定更难过。”
赵青青也知道这个道理。
不仅是镇上,县城这个问题可能更严重。
距离大雪封路已经两个多月,赵青青不敢相信里面是什么情况。
县城的百姓们没有柴火该如何取暖?县城里的粮仓不知道开放了没有?
“不过,我看咱们挖的雪道快和镇子连上了。”翠儿忽然又扔出这个消息,“雪道已经连上了附近几个村子,镇上距离最近的村子也不过就是一里地的距离,说不得很快就能和一起干活儿的几个人见面了。”
“那你短时间内也没办法回糕点铺吧。”田氏问道,“雪还没化,会有人去买糕点吗?”
“我想也是,就算能去镇上了,估计糕点铺也不开门。索性我就让我当家的给我做了个泥炉子,我自己搁家烤点心吃。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翠儿指着摊子上的东西介绍道。“材料不全,所以只做了枣泥糕和桃酥。”
话题又回到了点心上,田氏便继续问道,“这个要怎么换?”
“之前一封枣泥糕就要十几文,我也不多收你的,三斤粮食换一封点心。”
如果按照之前粮食的价格,三斤粗粮换一封点心,自然是大占便宜的事情。
但现在,粮食金贵,这么换,赵青青总觉得自己亏。
但做糕点,肯定要放油放糖。
卖低了,还真犯不着费这劲儿。
赵青青上前一步,“你这点心卖的可不便宜,今天卖出去多少?”
翠儿支支吾吾的,“也还有人愿意买的。”
其实,她大早上到现在,一封点心也没卖出去。为这,丈夫早就埋怨过她了。
她也觉得有些后悔,还不如直接在家睡觉呢!费了半天劲儿,卖不出去。
“咱都是农家人,粮食金贵。你若是愿意二斤换,那我们就给粮食。”
“二斤若是面粉或者大米可以,粗粮不行。”翠儿摇了摇头,她早就已经计算过成本。若是要二斤细粮,她能赚一些。若是粗粮,那就必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