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青顺着摊子点儿一点儿往前走。

这些摊子都是在地上铺了一张油布,人和东西都在油布上,不会弄脏东西。

赵青青浏览着两边的东西,觉得兴致缺缺。

摆出来的东西,比如小虎头鞋,自己家织出来的土布,还有腊肉等,这些东西她还真看不上眼。

忽然,苗氏发出一声尖叫。

“爹,娘,你们怎么在这儿?”

赵青青回头看去,依照着自己非常模糊的记忆,配合苗氏说话的内容,她知道这就是她另外一对亲家。

考虑到苗氏不是个扶哥魔,又一向表现不错,她走上去,主动说道,“亲家,你们咋也来摆摊了?”

苗父笑了笑,“我本来几十个货郎,家里杂七杂八一大堆,就是看不见粮食。一听说这集市一开,我就带着东西来这儿了,我可是今天第一个到的,摊位也是最大的。”

赵青青看了看地上的东西,还真是杂七杂八都有。

这要是不问清楚了,可能会把人家要卖的东西直接当垃圾卖掉。

“你的东西太多,摆放太凌乱,不突出。”

“什么是突出啊?”苗父仍旧是笑意盈盈问道。

“就是看不到你最想卖的那个东西。”赵青青开始详细解释,“比如说,你们想卖小孩曾经的旧玩具,你就要把这个玩具洗干净,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你们要是想卖肉蛋和菜,就要保证菜很新鲜,肉蛋也尽量要最近日期的。”

苗父若有所思,跪在地上开始重新整理东西。

经过一番整理之后,油纸上商品的分布比之前合理多了。

停留驻足的人也多了许多。

苗父苗母最后非要塞给赵青青几个鸡蛋。

赵青青接受了。

不要白不要。

要了今晚喝鸡蛋穗儿稀饭。

第166章 换东西

离开苗父的摊子,赵青青继续在集市上闲逛起来。

但逛了一大圈,她也没发现自己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倒是宋春桃,看中了别人家摆出来的牛角梳子。

她停下来,将梳子拿到手里,问道,“这梳子怎么卖?”

摆摊的是一个老妇人带着年轻闺女,上下打量了一下面前这一家子,才犹豫着报出一个价格。“三斤粮食,不论什么都可以。”

宋春桃也不是个傻的,当即就把梳子放下了,摇摇头道,“现在粮食多金贵啊,一把梳子,不值这个价。”

说完,她挽着娘的手就要离开。

老妇人立刻就急了,“唉,小姑娘别走啊,可以讲价的。”

赵青青停了下来,宋春桃转过身直接说道,“一斤粮食,爱换不换。”

坐在油布上的小姑娘拿起梳子站了起来。她不舍地看着手中的梳子,抬头对宋春桃说道,“这梳子是牛角做的,当初我可是花了十几文来买呢!能换四五斤粮食。”

“当时是当时的价儿,现在粮食多金贵啊!一斤粮食,不少了。”田氏在一旁帮腔道。

小姑娘也知道对方说的有道理,咬了咬牙,眼中含着希冀,“你再加点儿,我就换。一斤半粮食,成不?”

加的不多,赵青青都以为闺女要答应了,谁知宋春桃却摇了摇头,“这梳子只值一斤粮食,多了,我就不要了。”

说罢,她还是转身要走。

“罢了罢了,一斤粮食就一斤粮食吧。”姑娘没说话,老妇人苍老的声音却直接答应了。

“奶奶?”小姑娘急切地喊着。这梳子是她的心爱之物,要不是家里的米缸快要空了,她是真不舍得买。

老妇人摸了摸孙女的头,充满慈爱。她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