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年嘴角一歪,看不出表情。
“我就不祝萧总节日快乐啦!清明节,你懂的!”我心情轻松,幽默感冒出来了。
“你赶着回家过清明节?”
“不,我赶着回家过生日。”我家不过清明节。
“明天?后天?”
“不,大后天。”
萧景年居然乐了:“赫赫,我以为你清明节生的呢。”
算了,被他言语上占个便宜算啥。
清明节后一天生的又怎么样?如今我也是个有黑暗故事的人。名人不是说了: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清明节死了一去不复返。
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清明节后重生了一切从头开始。
我清明节后出生挺符合逻辑的呀!
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每个人都不免犯错吧。我周围的人理解我,我原谅我自己。我还可以像以前一样,把梦想当作生活,努力地过着。潜规则什么的就当是屁给放了吧。这不挺好的!
鉴于目前心情好,不跟他计较。
“萧总慢走,不送啊!”
萧景年不但没走,还下了车。
“我说要走了嘛?”
“哦哦,您自便。我走了。”我努力招手拦出租车,居然没一辆停的。
“上车。”
“萧总去哪儿?”
“苏州。去考察。顺便带你一程。”
萧景年给我拉开车门。
他不休息,连带司机也加班。我蹭上车。
我家不过清明节的原因是,我爸妈死在考察的荒郊野外,尸首没有找到。国家给我们送来一副照片,和一笔慰问金。我那时才十六岁,没能力去找他们。我爷爷五年前葬在帝都,那是他出生的地方,他临走时要求的。我想他一定是担心每年的忌日、清明节,奶奶看到他的墓碑伤心,所以故意要葬那么远,让她看不见。帝都我们没亲人,两年才去一次。清明节奶奶和我在家里对着他们的照片撒酒敬礼,算是缅怀。
奶奶是广东人,跟着爷爷天南海北呆过很多地方,普通话说得特别好,听不出她是广东人。由于不习惯北方的天,所以她和爷爷某一年折中定居在苏州后直到现在。
奶奶年轻的时候应该是年代美人吧。那时候的年代美人不化妆,不减肥,不隆胸、不整容。她们在生存与革命的烈焰下淬炼。她们读哲学、文学,跳俄罗斯做派的交际舞,写林徽因笔下《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样的文章。那是怎样的风流人物!
那个年代,还有之前的几千年,中华的人才风流是真风流。
有文化的人风流,被人们追着、捧着,求字的、求才的,就像现在追星一样的。真是文化人的天堂!
现在,“风流”两个字被玩坏了,接近“下流”的意思。
这俩字以前是天壤之别,现在是一丘之貉。
第20章姑苏城的诗人真风流
姑苏城够小够老,却有许多的风流人物登过场。最著名的非白居易莫属。他就是打造姑苏城江南STYLE的唐朝大叔。他在此地的绯闻有山塘街那么长,羞羞的我都不好意思多说。用他自己的诗为证:报君一事君应羡,五宿澄波皓月中。但他是诗人呐,有文化有品有型有权,一手开挖山塘河,打造山塘街,还在姑苏城留下一百四十八首诗。
想着月余不见姑苏城和久远的风流人物,看窗外灯火渐亮,人影渐杂。我和萧景年各怀心事,没有说话。
他把我送到家门口。我没邀请他进去,因为没有理由让他见我奶奶。
他是个大忙人。人家考察呢!
他说考察,一般人谁会联想到美女相伴温柔乡呢?
反正我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