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已经三月了,马上要忙着种地了,自己再要做人偶怕是没那么多时间,可又不能放着银子不挣,便是他不想挣,那还耽误了大嫂的生意呢,更何况谁会和银子有仇?
便跟弟弟说:“三弟,不如你回去跟我学木工吧,我教你做人偶,咱们以后一起做,不然农忙起来,我一个人也做不了多少。”
辛长康听得一愣,他虽羡慕,却没想过要和二哥争着挣这钱,可听二哥说自己忙不过来,不能同时兼顾种地和做人偶,他想了想便说:“二哥,这是你挣钱的手艺,教给我不妥,当初咱们不能要大嫂的分红,现在我也不能要你的手艺,既然你忙不过来,不如把田地租给我种,反正我也只擅长种地。”
辛长康的娘子朱氏并不介意夫君把送到嘴边的来钱法子推出去,她是读书人家的女儿,自小也学了些文化知识,虽羡慕别人家里过得好,却没想过靠着别人施舍,她如今只等着大嫂发自己的提成。
辛长安见弟弟拒绝得坚定,便说:“那也行,那你回去多育点苗,我那些地就都给你种了。”
辛长康这才高兴起来,笑着说:“好,回去去族长叔那里签个契。”
宋氏见他们商议完了,才接着给弟妹朱氏发钱,朱氏干了半个月就挣了六百文,她不和二伯比,对自己这收入满意得不得了,以后要是还有这么些活干,她一个月收入比大伯都多,那她就能供儿子们继续读书考功名了。
今日瞧着大侄儿高中榜首,朱氏也觉得十分荣耀,但这荣耀更多的是大伯家的,若是自己儿子能中,哪怕名次没那么高,朱氏都要高兴极了。
朱氏拿着六百文钱喜笑颜开,还和宋氏说:“大嫂,日后再有这样的活,还多想着我,我也想攒银子供砚哥儿和墨哥儿读书科举呢,日后他们要是有盛哥儿半分出息,我都满意极了。”
给杨家的春衫还剩小半没做,下次得到三个月后才有夏衫可做,宋氏便说:“下回做夏衫再接你过来。”
“嗳。”朱氏喜气盈盈的应了。
辛月倒是想着,朱氏在家里也会帮着干点农活,力气甚大,那书袋的油布难缝,宋氏又要忙着做专属定制的衣裙,倒不如把书袋都交给三婶娘做。
多做的六个书袋三天就卖空了,这县里不少学子,若是形成风潮怎么也能卖出百余个。
辛月便凑到宋氏耳边跟宋氏提了这个建议,宋氏一听也觉得合适,而且这书袋就一个款式,又不分大小号,三弟妹可以带着油布回自己家里做,隔段时间送一次过来便是。
宋氏便和朱氏说:“三弟妹,待会我教你怎么做那书袋,剩下的春衫慧娘和何婶子能做完,你便带着油布跟三弟回家,在家做书袋吧,做好了送来铺子里便是,这书袋做起来费力,提成提高一些,一个给你十分之二,卖出一个便给你六十文钱。”
朱氏缝一件春衫几乎要一天,才三十文,书袋虽费力气,她力气不小倒是做起来不难,还能挣得更多,而且在自家就能干,还不耽误她做家务照看孩子,她自然乐意。
见着是辛月和大嫂说完话,大嫂便给她这个活,她先谢了宋氏,又把辛月拉过来在怀里搂着揉来揉去,连连说:“月娘真是我的好侄女儿,事事惦记着三婶娘,下回三婶娘来送书袋给你带果子吃,开春了山上的果子多了,让你砚哥哥多给你摘些来。”
辛月上回在辛年的洗三礼上被朱氏已经这么揉过一次了,这回还是一样的被揉的眼冒金星,好不容易才挣脱出来,拉着郭玉娘躲远了些。
郭玉娘抿着嘴,一边笑,一边帮着表姐整理头发,整理好了贴着辛月靠着,辛月便说:“谢谢表妹,待会带你去买好吃的。”
宋氏带着朱氏去买了一卷油布,回来带着朱氏裁剪一遍,又给她画了图样带走。
二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