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湖州,这么些年都只在搞农业,若是粮价贱了,这个最富之地立马就会沦为最穷之地。

人没有粮食是吃不饱的,但湖州世家豪族不能只吃粮食,若是粮食不值钱了,他们身上的华服、把玩的珍玩都从何而来?

楼下的考生都在讨论这海外宝地是真是假,辛长平和辛盛听了半响,辛盛问辛长平:“爹爹觉得此事是真还是假?”

【\月眠\_/cc整理\】

辛长平自从何大人那里得知了成帝与明相从未放弃过清田后,便常常思索,如何能让世家豪族心甘情愿的放弃手中的田地。

最终认为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朝廷能拿出比田地更大的利益来与他们交换,比如当年明相提出的海贸;二是田地不再值钱。

辛长平想象不出田地如何能变得不值钱,于是一直和那些世家豪族一般,在等朝廷可有别的挣钱良策来与世家交换。

谁知良策没等到,先等到了海外产粮宝地,若是为真,竟然是土地不再值钱。

屋里只有自己儿子,辛长平便直言道:“我觉得可能是真假参半。”

“如何真假参半?”辛盛听了追问道。

辛长平叹了口气说:“我倒希望此事为真,从此我国朝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不论何等灾荒,再也不怕国民饿死,可若全为真言,此事不该是从流言放出,而该是皇上明旨贺告天下。”

“如今这般遮遮掩掩,许是真有此地,可那海外之地大小几何?产量能供多少人吃饱?”辛长平看向辛盛说:“这番倒像是先放出舆论来造势,让世家豪族开始怀疑自己的土地将贬值,原先是朝廷求着世家豪族,愿意加价买走他们的土地,毕竟多年海贸经营,不论是朝廷还是皇家都不缺钱,可若是土地显见着要不值钱了,就该是大地主们着急要变卖土地了。”

辛盛听得连连点头,说:“爹爹之言倒是有些意思,可若真是如此,世家不是傻子,并不会因为一些见不着的谣言就失智放手土地,那滨州船厂的新船造好了入了海,返程必须得装满了粮食,得是许多许多的粮食,若那海外之地没有那么多产量,这出戏岂不是演不下去?”

辛长平虽读书没有儿子厉害,可他毕竟是做了好几年的书吏了,朝廷的邸报也没少看,还从好友杨继学那听说了许多滨州见闻,便说:“海外之地许是没有那么些粮食,可海外之国却也产粮,那海船运回来的粮食,谁能证明是那海外之地的,还是海外之国的?”

98 ? 第 98 章

辛盛听了辛长平这番话, 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爹爹此言,倒是极有可能。”

整个国朝的海贸生意都掌握在皇家手里, 参与其中的除了皇室宗亲, 便只有少数几家早早投向朝廷的世家, 他们定然会配合皇上的行动。

世家们自己没有海船,无法去那海外之地一探究竟,而和海贸相关的人,没人会往外露实情, 他们不说,谁知道那海船上的粮食究竟从何而来。

辛家父子俩都是低调不爱招摇的性子, 没人想要下楼去和那群考生一起探讨真假,辛长平和儿子聊完之后就把此事放到一边, 继续提笔练文。

次日一早, 辛盛早起去后厨抢先取了朝食, 打了热水,父子俩吃完朝食,洗漱完整理好出门时,别的考生还有在大堂或是后厨争执起来的。

乡试也是在考场里连考三天,辛盛陪着送到考场外, 辛长平是第一波到的考生,考场门外的队伍还不足十人。

辛长平要上前去排队, 临走前嘱咐辛盛一句:“如今天气还热, 莫要在考场外傻站,为父身体甚好, 不会有事, 待会开门我进去之后你就离开, 府城甚大,你年纪小又不熟路,这三日莫要在外乱逛,若是待烦了只去上回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