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3)

等祝余放好带血的外袍回来,萧持钧已经自行脱好衣裳,只着中衣,闭眼靠在床榻上。她抿了抿嘴,有些不解:“不是说我来么?”萧持钧睁开眼,看见她空空的臂弯,方才发觉她是何意,神色蓦地柔和下来,“无碍,方才忽然又有劲了。”

祝余点点头,也没多问,上前瞧了瞧他的伤口,又取了薄被替他盖好,“你这伤有些深,我不敢随意触碰,黄叔去请郎中了。”听见她对黄老汉的称呼,萧持钧看了她一眼,祝余以为是有话要说,但他始终一言不发。

等待的时间,祝余觉得有些无事可做,便去打了桶水,生了火,烧热了预备着。

做完这些黄老汉依旧未归,祝余便寻了张矮凳,守在萧持钧床前,这回是真的睡熟了。她托着腮,细细观察萧持钧的脸,是比前世要年轻几分,眉眼也没有后来阴郁,睡着的时候,倒真像是帝京高门大户锦绣堆里养出来的贵公子。

灶房里烧出的柴火气飘进来,祝余看得有些入迷,等反应过来,萧持钧已经醒了,正静静地盯着她看,祝余对上他的目光,下意识脱口而出;“二哥。”

后知后觉自己说了什么,又有些难以启齿,但萧持钧此刻的目光太熟悉,从前在帝京,他也常常这样注视着她,这让她有些不由自主的心软,索性也没了扭捏,搬着小矮凳挪了挪,靠在床头边,问他:“你知道追杀你的是什么人吗?”

萧持钧方醒,还未来得及说什么便听着她一句二哥,那些对她不告而别的恼恨就这样被蜻蜓点水一般消除,干干净净,看着她还和从前一样,趴在榻边,一双眼专注地看着自己,昏暗的灯火下,瞳孔映出自己小小的倒影。

他摇了摇头:“跟了许久,将月和带星将青州城掀了个遍也没寻到背后之人。”祝余垂下眼,思索该如何告知萧持钧有关宵衣卫之事,好让他仔细提防,只是自己在宵衣卫的身份暂时还不能透露,以免生出事端,犹豫片刻,她掏出怀中令牌递给萧持钧:“是宵衣卫。”

是她取佩剑时拿到的令牌,萧持钧接过,翻看了两面的纹样,“是太子。”祝余心下也有猜测,但宵衣卫行事诡谲,如今日这般聚众截杀一人的行径实在反常。她有些犹疑:“并非只有太子。你与太子关系甚笃,无冤无仇,他怎会下此死手?”

话音刚落,萧持钧的神色就冷下去,一副起了杀心的模样,祝余敏锐地察觉出什么,轻轻拧眉:“帝京出了何事?”萧持钧的反应与她料想中的有些不一样。

今日他们本不该见面,按照前世的时间,再次见到萧持钧应该是她叛出宵衣卫之后,只是今日若不救下萧持钧,他便会留下伴随一生的重伤,最后也因此而死。

祝余以为,一定是帝京出了什么变故,才让萧持钧提起太子时如此异样,却不料萧持钧并未作解释,只道与太子已形同陌路,祝余追问,他便又多说了几句,来回都是些言辞模糊的套话。迟钝如祝余,这才终于想起三年前那场杖刑,她当众拒婚,冲撞了太子,被罚了二十杖。当时萧持钧不在京中,后来想必也是知晓的。

她调整了一下姿势,坐直了身子,又想起来宵衣卫内部的龃龉,还是将自己的猜想和盘托出:“宵衣卫行事一向稳妥,向来一击即中,不做没把握的事,今日这追兵有些太过招摇。此处虽为城郊,但周遭有不少田庄,极易被人撞见,况且……”她顿了顿,“令牌也没有带走,行色匆匆,倒像是嫁祸。”

“为何对宵衣卫如此熟悉?”

祝余一愣,萧持钧此刻面色不算好,除了受伤后的苍白,还有些说不出来的阴沉,习惯使然,她微微有些紧张:“先前跟着太子妃,时有提及,因而知道得比旁人多些。”

见她答得一板一眼,萧持钧顿了顿,意识到自己失态,收敛了些情绪,却又有些难以克制地唤她:“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