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有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之意境了吗?”

“我改主意了,如今喜欢雾凇沆砀之感!”

何年胡诌了一句,指着饭菜道,“你们好生吃饭吧,恐凉了闹肚子!”

早饭七八样小碟的细切冷菜,并四五样样现炒热菜,和几盘高装现蒸的乳饼、肴肉、汤饼和蒸酥,并六样茶食和四盏甜咸不同口的暖粥。

这还是何年看不惯铺张浪费,削减大半后的样子。

往日在尚书府,她吃得更加掐尖费劲儿,身边十几个厨娘每日睁开眼,就是变着花样‘巧立名目’,光是糯藕这一个时令鲜果,厨娘就能做出上百种花式。

玉京城的贵人们,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奉为饮食准则,能吃出风雅,赏玩出情境,超然有高韵,才是高门贵家应有的水准。

譬如沈初照曾养过一只玄狸,吃得鱼脯在晒干以前,先要将鱼片切成细薄柳叶大小,形状分毫不差,佐以榆荚水和薄荷汁浸润,玫瑰盐轻渍,捶打成薄鱼片,裹肉豆蔻衣粉后,再淋上香麻油。

晒干后搭配里木渴水煮熟的金丝软面,盛放在浮石白瓷内,取意‘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之意。是沈初照看着玄狸爬树,想出来的鱼脯制法。

白酒鲈鱼要取‘江天一色’的意境,‘槐叶冷淘’自冰水中浸漂,其色鲜碧,取‘春山一抹青’之感。

蝤蛑挖出蟹黄,剜出大螯雪白,若是赏景吃玩,则取‘秋风起时黄叶落,白露为霜覆草头’之意,又或者以‘黄鸟时兼白鸟飞’的景致成盘。

若是待客,则是‘黄金满屋富贵梦,白玉无瑕品德崇’的碓盘。

总之,口腹之欲,在士大夫和贵人们眼里,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情,须得佐以文化和审美,才能在大雅之堂上酣畅淋漓,为纵情享乐盖上名仕风雅。

沈初照自小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她和李信业的鸿沟犹如天堑,深广难越,而命运留给他们的时间又太短...

何年翻着琳琅阁送来的画册,玉轸芝、玉鹳盘、玉绦环、鸟价珠,奇宝满目...

想要北珠在其中醒目夺眼,一骑绝尘,有些困难。

她想了想,在宣纸上画了一幅,忠义侯万寿公的造像。

“疏影,你吃罢饭后,拿着造像图纸,去一趟琳琅阁,问一下他们的铸炉作和金玉作,能不能做出这样的沉香木雕造像。以金银皮雕刻,描金和穿珠,彩绘出万寿公黄裳金冠,恭肃庄严的样子。北珠镶嵌在万寿公的金银丝编制的头冠上,凿龛琢石,雕牙镂骨,外刻四个大字,‘忠君报国’。”

其他侍女没听明白意思,疏影最先明白过来,“娘子不打算用北珠做头面了,改做供奉的造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