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如隔世,却又无比踏实。

王玉娇知道,从今往后的每一个黎明,都将如约而至,带着温暖和希望,驱散这暂时的黑暗。

而她,已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无力反抗的可怜虫。

命运的绳索,已被她牢牢握在手中!前世的泥沼深渊,她已奋力挣脱!

未来或许仍有荆棘,但她的脚步将无比坚定,她的目光将始终朝向光明。

这浓稠的黑暗,再也无法吞噬她分毫。

她已在黑暗中重生,并拥有了撕破一切黑暗的力量。

第11章 燃起的星星之火(一)

同一片深邃的夜空,笼罩着王家那几间低矮的土坯房。

然而,在远离王玉娇那间安静厢房的另一端,一间更加昏暗、弥漫着柴火和剩饭菜混合气味的狭小厢房里,上演的却是人间地狱般的景象。

“死丫头!耳朵塞驴毛了?!还杵在那儿当木头桩子呢?大清早起来就磨洋工!你弟弟的早饭呢?啊?!”

刘晓慧尖利刻薄的骂声如同淬了剧毒的钢针,毫无预兆地狠狠扎向刚刚小心翼翼把一碗冒着滚滚热气的红薯粥端上破旧饭桌的王玉瑶。

“不知道用井水给他冰一下吗?!这么滚烫的粥,你是存心想烫坏你弟弟的嘴,好让他吃不了饭,饿死他是吧?!小小年纪,心肠怎么这么歹毒!烂了心肝的下贱坯子!”

这样的谩骂,对王玉瑶而言,早已是深入骨髓的日常,是她生活中最“轻柔”、甚至称得上“熟悉”的背景音。

她麻木地低着头,仿佛那恶毒的言语是打在棉花上的拳头。

枯瘦的手指紧紧抠着粗糙的陶碗边沿,滚烫的碗壁灼烧着指腹,带来清晰的刺痛感,她却仿佛失去了痛觉神经,毫无所觉。

比起昨日晒谷场上那如同实质利刃般刺来的千夫所指,比起即将背负一生的“勾引男人”、“污蔑姐妹”的沉重污名,母亲这日复一日的辱骂,似乎真的……变得微不足道了,如同蚊蝇在耳边嗡鸣。

刘晓慧发泄完,看也不看王玉瑶那煞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的、印着清晰巴掌印的小脸,仿佛她只是地上碍眼的灰尘。

立刻,她脸上如同川剧变脸般换上了一副能溺死人的慈母面孔,转身去拉刚从里屋揉着眼睛、打着哈欠、一脸不耐烦走出来的宝贝儿子王舒刚。

“哎哟,妈的乖宝醒了?睡得好不好?快来快来,坐好坐好。” 她声音轻柔得能滴出蜜来,与刚才的凶神恶煞判若两人。

她殷勤地拉开凳子,把儿子按在桌前,拿起勺子,对着那碗滚烫的粥小心地吹着气,“妈给你吹吹,凉了再吃,小心烫着啊,我的金疙瘩。”

她满心满眼都是她的命根子,恨不得把粥吹成温的再喂到他嘴里。

这时,王玉雪才打着慵懒的哈欠,慢悠悠地从自己那间相对干净、还糊着几张旧报纸的房里踱步出来。

她头发有些蓬乱,却带着一种刻意的慵懒美,身上那件半新的蓝布褂子也比王玉瑶的破旧衣衫体面得多。

她瞥了一眼饭桌,语气带着一丝被惯坏的娇嗔和理所当然的催促:“妈,我的早饭呢?都快迟到了!一会儿早读该赶不上了!”

刘晓慧头也没抬,全副心思都在哄儿子多吃一口,随口不耐烦地敷衍道。

“让你妹妹给你盛!没看见妈这儿忙着管你弟弟吃饭呢?玉瑶!死丫头耳朵聋了?!没听见你姐姐要吃饭吗?赶紧的!磨磨蹭蹭,等着我拿棍子请你呢?!”

厨房阴暗的角落里,王玉瑶正蹲在一个缺了腿、用砖头垫着的小木凳上,面前是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里面盛着稀得能清晰映出屋顶椽子倒影的米汤,上面飘着几片可怜的红薯皮。

她手里捏着一小块咸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