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点点头:“前段时间我出门就听人说过,漕运盐政这些都不好管,是肥得流油的差事,你却不一定有命发这个财。我没慌就是想着儿媳妇不同,要不早就坐不住了。人家说你不管事都可能出事,莫说老三这么能折腾,他是眼光好一眼瞧上姜氏死活要娶,当年要是没娶着姜氏……你想想看。”
屋里烧着炭,暖和着,听到这话老太太还是一激灵,她不由得抖了一下:“别说这么吓人的话。”
卫成他就该跟姜蜜在一块儿,他俩一主外一主内,登对极了。
当夜卫成早早歇了,次日起了个早,穿上公服,戴好乌纱,坐上轿子进宫去见了皇上。他们君臣也有十个月没见面了,皇帝哪怕不像卫家二老日夜盘着,心里也惦记卫成,还担心过他。这一见面,卫成还没跪下,就让他赐了坐,皇帝哪怕看过密折还是着急想从他口中听到前后的事。
皇上一个想知道,卫成就说干了嘴。
听明白之后,皇上满脸喜色连说了好几个好:“朕指你做漕运总督的时候就知道你一定不会令朕失望,这结果,令人欣喜啊。”
“眼下只是把漕帮清剿了,还有很多方面亟待整改,幸而一任三年,勉强能还漕河安稳通畅。”
“好,真好,朕都不知道该怎么赏你。”
“皇上给了臣这么个发财的机会,就已经是赏赐了,不敢瞒您,臣新官上任实实在在收了不少孝敬,拿着都怕烫手。说漕运是块大肥肉半点不假,这油水多得吓人。”卫成又叹口气,说他挺不好意思的,收了人家漕帮的礼,转身把人一锅端了,人大当家断气之前还在骂他是畜生,想想真挺不好意思。
“你收礼那是为了麻痹他们。”
“是啊,可钱都进臣兜里了。”
“那是朕赏给你的,爱卿剿匪有功。”
……
皇帝跟卫成吃了茶,又聊了一场,说够本才放人出宫。
卫成出宫之后,御前伺候的还在心里嘀咕。这些天后宫不清净,有妃嫔闹起来皇上本来挺烦,卫大人一进宫大家伙儿就觉得头顶上的天都蓝了,皇上的心情也畅快起来。
难怪人家三十五岁就能坐在正二品的位置上,这本事,这两年势头不错的唐大人也及不上,谁都及不上。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不知道说啥,求个营养液叭ovo
185、185
待卫成报告完回府来, 吴氏告诉他书房里有封信:“是团圆节前收到, 送来的说是禄州郭大人写下,让你亲启。要是早一点, 我就托人带淮安去交给你了, 八月份收到,那会儿你们都该准备返京,也就没费那事。”
郭大人?
郭姓且同他有往来的官员只一位, 就是当年一道赴京赶考的郭同窗, 卫成心里大概有了数,问:“娘还有其他吩咐?若没有我去书房读信了。”
吴氏摆手,看卫成要走,她又把人叫住:“回来这一路吃苦头了吧?我儿想吃口啥?娘让厨上给你做去。”
卫成只道什么都好, 他搁下话便往书房去了, 姜蜜看完账册过来, 听吴氏说到吃这口才想起来:“娘听说过淮扬菜吗?以清淡为主,做河鲜多, 说来略有点偏甜口的, 我吃着还成,回京之前带了两个厨子, 要不今儿就准备上, 明儿给您上两道?”
说着她还报起菜名来, 什么松鼠桂鱼狮子头水晶肴肉豆腐羹的。
“听你多说几句真要流口水了,我算看明白了,你馋人来的!”
吴氏说着假意横她一眼, 姜蜜挽着老太太胳膊笑:“您这么讲就冤枉媳妇了,您禁不起奔波,没法子跟着下江南去,咱们在外头瞧见好的不得带回来?淮扬菜吃得鲜,口味又比较淡,常用对身体好,您尝着感觉不错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