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那边原本是最想插手互市场的,可近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良心发现似的歇了这个心思。
众人都觉得很奇怪。
顾元嘉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江河也一脸凝重道:“先前留在京城的人每隔三日就会将京城的最新消息传到西州来,可这次都十多天了,毫无音讯不说,我连着派了两拨人回京打探消息都没有回音。”
众人听到这里,神色都变得有些严肃起来。
京城重地,多的是各方眼线和暗桩,哪怕长安王没有造反之心,也得掌控京城动向,以防万一。
但留在京城的眼线暗桩同时失去了联系,那肯定是有大事发生,且京城被人把持,血洗清扫了一通,否则不会有连消息都传不出来的情况。
他们上次收到京城的消息,还是老皇帝率众臣去西山狩猎。
有官员猜测:“莫不是皇上……”
他这话没说完,但在座众人都知道他想说什么。
皇帝近两年身体每况日下,哪怕三年前还老来得子添了个十六皇子,但快六十岁的人了,又每日费心琢磨怎么平衡各方势力,坐稳龙椅,很难不心力交瘁。
可皇帝不服老,暗地里吃补药,在人前还装作一副他还正当年的模样。
今年冬天的雪下得格外大,许是皇帝冬猎出了意外,这几年瑞王霍炀和九皇子霍炎斗得越发厉害,也不知道是谁率先出手把持住了局面……
一时间在场众人的心思转的飞快。
就在这时,外头侍卫来报:“启禀王爷王妃,京城来人了!”
春枝和霍峥对视了一眼,同时起身带着众人迎了出去。
真是说什么来什么。
京城来的是一个中年宦官,带着两个小内侍还有几十个皇家护卫。
春枝没见过这个中年宦官,霍峥倒是认得来人,“孙公公此来西州,可是父皇有何旨意?”
孙公公却压低了声音说:“是皇后娘娘的旨意。”
春枝和霍峥听到这话,心里越发清楚,皇帝肯定出事了。
他们来西州就藩四年多,王皇后为了在皇帝面前装的一心只有皇帝,莫说是明旨,就是私信也不曾送一封来西州。
今日却派了官宦,带着懿旨来到西州。
这必然是因为皇帝已经
孙公公拿出皇后懿旨,高声道:“长安王接旨!”
霍峥拱手,作听旨状。
周遭众人纷纷跪下听宣。
孙公公高声宣读皇后懿旨,当众说出皇帝在西山猎场遇难,皇后召长安王夫妇回京奔丧。
皇帝驾崩,藩王回京,此时皇后召长安王夫妇回京也合乎规矩。
可偏偏这么大的事,霍峥留在京城那边的眼线暗桩全部都没传回消息来。
若真是母后在主持大局,那怎么会拔除他留在京城的人?
春枝清楚王皇后是个谨慎的人,若是母后真要她和霍峥回京奔丧,定然会先派亲信来西州送消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直接下一道懿旨。
夫妻二人各自思忖着,不约而同想:
绝不能就这样回京城。
孙公公见长安王夫妇迟迟没有应声,不由得催促道:“长安王,王妃快接旨吧。”
“突闻噩耗,我、我悲痛欲绝、心痛如绞……”
春枝捂着心口装出一副马上就要晕过去的模样。
“来人,请大夫!”霍峥连忙上前扶住她,紧张万分道:“你撑着些,大夫马上就来了。”
“长安王……王妃?”孙公公没想到长安王妃会忽然来这么一出,顿时有些急了,“皇上驾崩,藩王回京奔丧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半点也耽搁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