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后得知清蕴就在蓟州,李审言差点当场率兵打过?去,被?齐国公强行捆了起来。父子俩为此大?吵一架,提到陈危时总会不欢而散,因李审言无时无刻不想?亲去蓟州,而齐国公太了解他的真实目的,当然不会允许。

齐国公:“……我再修书一封。”

他还是不信陈危会背叛。

李审言冷道:“修吧,再不行,我带兵去会会他。”

当年在天穹山他和陈危较量过?一次,两?人都是天生神力,他那时凭借年长和经验赢了陈危,再见面,不知孰胜孰负。

李审言很?想?知道这个结果,更?想?亲手打败陈危,把陆清蕴接回来。

陈危if线 绝无仅有的偏爱

“国公天?纵神武, 麾下雄师席卷天?下,危自知难缨其锋。然蓟州重?镇,拱卫京畿, 十万将士浴血戍边,职责在?身。危得蒙将士信任,执掌此地, 亦不敢有负军民所托。”

“感念国公昔日提携教导之恩, 危愿尽心?竭力,与国公共襄大?义, 保京畿北门无忧, 助国公成就大?业。危不求功名利禄, 只愿保境安民。”

在?信中解释了蓟州军误以为当日吴江率领人马为其他势力所有, 才出兵驱逐, 随后陈危又写下这两段话表明?心?意。

他搁笔看了半晌,最终把信拿给了清蕴,默默观察她的神态。

清蕴看罢挑眉,陈危这两段话看似谦恭, 实则是?什么意思,只有看信的齐国公才懂。不求功名利禄之词, 看看就罢了, 谁也不会当真。

将这种话术和计谋运用得炉火纯青的陈危真是?……让人欣赏极了。

她道:“我再帮你添一句话。”

“好。”

清蕴提笔,在?“感念国公昔日提携教导之恩”后方,加上?了“今蓟州十一万将士戮力同心?”一句,让陈危瞬间?明?白过来?。

这是?震慑和暗中威胁。

清蕴:“既有凌云志, 何必曲意逢迎。”

陈危:“主子不反对?”

“我为何要反对?”清蕴问?,“还是?说?,你志向远不至于此, 谁的话都不想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