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1 / 2)

对于现代人来说,因为工业化制造,方便面却是方便,可在手工年代那是一点都不方便的,而且非常奢侈。

不过对于那些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豪富来说,只是小意思。

现在已经有手工挂面,那些过年、过寿走礼用的龙须面礼盒,就是这种挂面,细若发丝、洁白光韧,而且耐存耐煮。

沈宁要做的方便面就是这种挂面的油炸版,当然要粗一点。

挂面现做来不及,切面又不够细和耐煮,依然做拉面。

拉面最好有蓬灰,没有的话稻草灰也行,反正有碳酸钾。

听她说需要枧水,蔺承君立刻让自己大厨准备。

他们酒楼包粽子会用枧水,中秋节做月饼回馈贵客除了本地酥皮月饼也会做粤式月饼,就会用到枧水。

大厨烧了一铁桶稻草,看数量够了便直接倒水,只听“滋啦”一声,铁桶里溅起一股灰尘,草木灰就板结了。

他们把那块草木灰敲碎泡在水盆里,让其沉淀,到时候取上面的清水用。

等待的时间沈宁就跟几个大厨讲牛油火锅的配料。

沈宁把香料配方一样样说出来,蔺承君就拿笔帮忙速记下来。

这些厨子多半不识字,或者略认识几个,他们是不看配方的,都是靠脑子记,等背得滚瓜烂熟就是自己一辈子的积累。

沈宁说完,“这是咱这么大锅的料,若是以后用更大的锅,那就按照比例往上加。”

这是对蔺承君说的,他要去北地熬火锅料,如果有大锅肯定更方便。

蔺承君记下了。

她把要领一点点掰开揉碎给几个厨子讲,每一步要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不这样会有什么后果,口味有什么差异,如何补救,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等等。

这都是美食背后的科学原理,懂这些,厨子如果有天赋,会升级进化为美食家,如果没天赋,那就照本宣科,做好每个步骤也是很厉害的大厨了。

不过这四个厨子根本听不懂,即便强行记住因为不理解很快也会忘记,所以他们只记关键的配方、制作步骤,根本不去记为什么。

倒是蔺承君听得津津有味,都默默记在心里,还能跟她交流一二。

蔺承君也不抠门儿,沈宁跟他学了一些处理食材以及烹饪的窍门儿,还学了两道做鱼的菜谱。

等熬好一大锅牛油底料,要继续焖个时辰。

晌午靳老板去招待贵客,沈宁几个吃过午饭继续忙活。

蔺承君发现沈宁很神奇,应该没出过远门,可她竟然知道千里之外的风土人情和饮食。

听闻萧先生走过大庆各个角落,那想必是他或者小谢公子讲的。

如此看来,萧先生对她和裴长青确实关照,两家关系紧密得很。

他自然越发客气。

下午沈宁拿枧水兑温水和面,加上细盐、鸡蛋,等醒上半个时辰基本就可以揉面拉面了。

蔺承君试着做拉面,但是空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厨艺的人是做不好的,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把面团一把揪断。

他原本还期待她会手把手教他,毕竟昨儿她还教大厨了呢,结果见她只是笑眯眯地看他把面团拽断,让他别试了,并没有教的意思,心下遗憾,只得算了。

沈宁笑,“蔺老板日进斗金的,不要做这种厨下的活儿了,想吃就让大厨给你做。”

她可以上手教厨子,因为这就是工作,没什么大不了的。

蔺承君不一样,他年轻俊俏,得避嫌。

即便她没啥意思,也不想裴长青吃醋,裴总瞅着挺和气一人儿,吃醋还是挺厉害的。

前世她因为工作关系,会和一些小鲜肉一起拍视频、做节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