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 / 3)

他当即就去桌前抓起纸笔,趴在桌上画起来。

他作图时有种忘我的聚精会神,似乎除去身周三尺,万物皆不存在;可不知怎的又能注意到柳乐,当她不再看那装置,而转头看他一眼时,他立即就觉察了,回头对柳乐笑一笑,意思好像是说:马上就好了,你来这边坐一会儿。

柳乐没坐下,只走近他身旁去看,瞧他作图也不用尺子,就那样飞快地、不假思索地提笔落笔,笔端的线条却又平的平,直的直,筷子似的。

柳乐看不懂他画的是什么,但这些规整的图形震动了她。她忽然醒悟,水坝不是凭空而出,而是这样由人一笔一笔画在纸上,然后一点一点被建造起来的。她不禁又去看那耸立于小小江河上、尺把宽的仿制家伙,真正感受到水坝的美丽、宏大。

“好了。”予翀掷下笔,站起身,对她说,“你看,这是河流断面,这个面是水坝,不管是竖直还是斜一点,当水流冲力过大时,除非打很深的桩,否则必然承受不住,但河床条件又不允许。要不然,在这儿加筑一道堤,这是一般的办法,容易想到,可也不好实施,花费太大了。所以照这样,水流过来时,从中间一分,力量就小多了,不会把坝冲倒。”

单看图柳乐不懂,可听予翀一讲,竟没什么难的,柳乐一下子明白了五成。略一思索,她伸手在图上比画:“口这样开为什么不行?”

“因为这里会承受不住。”

予翀细致地对柳乐讲了好久,并非柳乐领悟得慢,而是她想把所有的疑问都搞清楚。

“我懂了!”她的眸子里闪动着喜悦的光彩。

予翀深深地注视着她。

第94章 今日一定要计大人死。

入了九月, 转眼又到重阳。是岁国泰民安,人寿年丰,帝心大悦, 在紫金山行宫赐宴群臣;宴席共设三日, 七日作赋, 八日赏菊,九日登高。

臣子们各自都预备好了进诗称颂, 因此, 这头一日最是热闹, 文武百官几乎无人不到。筵席甫开, 已献诗赋百余首,皇帝赐下金银逾万两, 其时, 殿上殿下,笙歌一片, 风亭水榭,笑语不绝,大家又等着晚宴开场。

柳乐等着见谢音徵。她听闻黄通前几日又开始上衙门, 心想或许谢音徵会和他同来。

柳乐摸了摸袖中藏着的想送谢音徵的一件东西。

昨天, 她刚刚接到沈泊言的密报, 上面说, 关于太后指使方黄二人徇私枉法一事,尚未有任何发现, 但, 确实有几件事证明谢家与黄通勾结, 卖官鬻爵。现下,正在收集证据, 不久,就可以正式状告黄通等人。

看到这消息,柳乐首先为谢音徵难受。原本以为,谢音徵虽与谢家关系冷淡,但毕竟娘家可做她的一个后盾,如今看,原来是谢家为和黄通串通一气,不惜牺牲谢音徵,故意将她嫁给那个衣冠禽兽。

隔着衣袖,柳乐摸了摸坚硬的刀柄,她要送谢音徵予翀给她的那把匕首。

这是她和予翀定亲的“信物”,不过,既然予翀给了她,便可由她任意处置她想要把它送给谢音徵。

记得予翀说过,用这刀杀个把人,可以免罪。此话不知真假,但她并不是想要谢音徵真去杀了黄通,她只希望谢音徵知道,不用怕,哪怕到了最难过的时候也不用怕,一定能冲出那个牢笼。

柳乐嘱咐宫女说:“若是黄大人和谢夫人到了,请来告诉我。”

最好,今天就把谢音徵带去王府,不让她和黄通一道回去。

午后,太皇太后、太后同皇后、妃嫔、公主、小皇子等人在殿内坐着吃酒谈天,太皇太后向周围看了一圈,对太后笑道:“今日难得,咱们在京城的人都聚齐了,独缺你们老五媳妇儿,等过两日一定把她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