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1 / 3)

听在陈今昭耳中,无疑是开源之处少,节流之处多?。沈砚简直是疯狂的?砍开支,凡不涉及到军费的?,例如?宫廷用度、祭祀典礼以?及皇陵修缮等等开支,一律被他拦腰斩断。要不是她急急叫停,他就要丧心病狂的?将官员俸禄一律减半。

那哪成?,官员俸禄本就少得可怜,再减半要怎么活。可别到时候外头仗还未打完,朝廷内部却先自乱了阵脚。

越是临近行事的?日期,皇都的?气氛就越是平静的?诡异。

只?是在悄无声息中,城门开始戒严,郊外不时响起京畿军队演练的?擂鼓声,常有将领带领一队兵士于长街来去匆匆,更有八百里加急文书隔三差五传入京中。

摄政王连续罢朝了数次,但?朝中文武出入上书房的?次数明显增多?。上书房的?灯,时常亮到天明。

在百官们的?揣测中,时间来到了三月初一。

这日,文武百官被召集到昭明殿广场。

摄政王面向群臣,正?式发旨天下,实施田税新政。

举世?哗然!

第130章 第 130 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自景明三年朝廷正式广诏天下, 颁布新税制诏令,继而王驾率京营精锐尽出,自北向南一路以雷霆手段镇压不臣起, 一直至景明五年,这场绵延九州的战火才渐渐落下帷幕。

田税新制无疑撅了世家豪族的根基,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愿坐以待毙。新制颁布后,天下豪强世家陆续展开?反抗, 起先?还?只是扣押朝廷税吏,拒不缴新赋,再或设卡拦截漕粮, 后来眼?见朝廷大军不为所?动?的朝南推进?,一副对新税的推行势在必行之态, 干脆竖起清君侧大旗,公然与朝廷对抗。

杀税吏,劫官仓, 散布谣言,哄抬米价。

还?有的率私兵造反,直接攻打上府衙占据州府粮仓。

更有甚者,趁国朝动?荡之际,一不做二不休,勾结四夷,卖国求荣, 给这天下再添一把烽火。

可以说?,两年下来,朝廷与世家豪族的战争就没停过。

朝堂更是运作到极致,无论是坐镇京中的公孙桓、全权统筹安排军需事宜的沈砚、既要忙碌京中事务还?要随时?出京去辅助地方安排战后事宜的文武朝臣,还?是随行于大军之后再被分散各地实施新政的翰林院年轻官员们, 以及焦头烂额的去各府督粮的陈今昭,都没有一刻得闲。

尤其是陈今昭,简直将自己忙成了个陀螺,不单要忙于考察各府荒地情况、征调劳力垦荒耕作、督导种植、建设水利、应对灾情、预估收成等等,还?得严格把控应急调配、监督核查、管理仓储等等每个环节。

作为变法的首倡者,她与沈砚情况一样,没有直接参与到大刀阔斧的变法革新中,反而是统筹管理起后勤军需。但二人皆无遗憾,实施新政的同年们本来与他们就是统一战线,是可将后背交托的战友,同年们的胜利何尝不是他们的胜利。

况且,他二人的职责直接关?乎着战局的胜败与否,比之去直接实施变法的责任更重。

陈今昭这些年主要在兖州、河南府两个产粮大省奔波,极大限度的组织当?地劳力开?垦新田、种上良种。毫不夸张的说?,朝廷对外打仗的这些年里,她整个人生都被种粮二字占满,每日算盘不离身,睁眼?是粮草,闭眼?是粮仓,连睡梦里都在算人吃马嚼的数目几何。

当?然督粮的过程肯定不会全然一帆风顺。

首先?是天灾,虽大的灾情没有,但小旱小涝的情况难免会有些。每每出现此等苗头时?,从来不信天不信佛的她,都恨不得能开?坛做法,祈求老?天爷万万手下留情,万万保佑天下风调雨顺,莫要给她颜色看。

再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