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1 / 2)

郭绵抱着‘早认早判早杀青’的想法,果断滑跪:“孙媳知罪。我目无尊卑,不知廉耻,辜负了太后、皇父和额涅们的期待,对不起八爷的厚爱,我自知不配做皇家媳婦,请皇父将我从宗谱玉蝶中剔出,下旨命八爷休妻。”

太后一下子没接住这话。

其他人也都傻眼了。

在大家的想象中,她应该极力为自己辩解,或痛哭流涕悔不当初,极力恳求从轻发落。

这才是应有的态度。

而她这么轻描淡写,给人的感觉就是我不服,但我懒得跟你们掰扯,我早就不稀罕当你们家媳妇了,快把我休了吧。

康熙阴沉着脸道:“你虽认罪,然朕见你毫无悔意,提起休妻也非常平静。莫非你对八阿哥早有不满,亦或者当初便对朕指婚不满?”

郭绵坦然望着他

在此之前,她从不敢直视他,因为他是大清皇帝,是公公,皇权和封建伦常双重威压,使她不得不低头屈膝。

但现在,‘郭络罗氏’这个壳子已经裂开了,郭绵的自我意识主导着她。

“皇父明鉴万里,烛照幽微,什么都瞒不过您。儿媳的确不悔,即便再给我一百次机会,我还是会救那个太监。应该说,不管躺在那里的是谁,我都会这样救。在我心中,每一条生命都很可贵,没有贵贱之分。在生死面前,也没有男女之别。”

对现代人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道理,但在清朝皇族听来,根本不可理喻。

康熙本人就把贵贱分得无比清晰。

他的皇后只能出自顶级豪门:孝诚仁皇后是索尼孙女,孝昭仁皇后为遏必隆之女,孝懿仁皇后则来自母族佟佳氏。

他给嫡子和庶子的待遇天差地别:胤礽在饮食、礼仪规格远超庶子。他曾骂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就是将母族出身的贵贱烙印深深打在胤禩身上。

在官员任用与后宫等级制度上,康熙同样严守贵贱之分。满洲贵族出身的官员如佟国维、索额图等,轻易便能位极人臣,掌控朝廷枢要;而后宫之中,妃嫔位分与家族门第直接挂钩,出身包衣的常在、答应们,即便承恩晋封,也难与出身高贵的妃嫔平起平坐。

因此,郭绵这几句,算是踩到了康熙的雷点。

康熙目光犀利地看着她:“没有贵贱之分,也没有男女之别,这就是你从小受的教养?”

第109章 第109章……

郭绵道:“没有人这样教过我,我只是读过书。《孟子》说‘见孺子将入井则怵惕’,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不会见死不救;庄子雲‘天地与我并生,萬物与我为一’,眾生本无差别,贵贱之分绝不應该凌驾于生死之上。《金刚经》雲‘无我相、无人相、无眾生相’,萬物轮回,世间本无永恒之贵贱。

如果下辈子我成了身份卑贱的人,当我不幸受伤或生病濒临死亡时,我希望人们不会因为我的身份见死不救。

身为女人,我希望大夫不会因为男女大防见死不救,我希望我的家人,不会因为大夫按了我的胸膛或给我渡气就嫌弃我不再纯洁,把我逼上另一条绝路。

除了朝廷,民间任何力量都不能能引导这些观念改变,唯有皇父能给世间千千万万卑微贫贱之人带去希望。若不能,那便只有一句诗可表我心”

她一字一顿,声音如金石相击: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好一个‘我以我血荐轩辕’!”

康熙眸中暗流涌动,既惊于她引经据典的锋芒,又忌惮这眾生平等之说动摇统治根基。

他想,此女若为男子,好好调*教,可为国之利器……可惜,她终究是妇人。

整日燒香拜佛的太后嫔妃们笃信轮回,听完这一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