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落后。

不是底蕴而是创新。

那是徐咏和人生最黑暗的一幕。

作为一个从小到大一直在接触文化产业的东煌人,她对自家的文化底蕴一直都保持着无比的自信。

但在那一刻当她亲眼目睹东煌与其他国家,尤其是某个“特殊国家”在动画产业在同一年代的动画作品产出时。

她是真的有一种被戳到肺管子的生气。

当然她也不是否认她们国产的那些偏低龄化的动画片有什么问题,毕竟一个面向孩子

的动画产业,总该有一些针对学龄前小朋友的作品。

但问题是当时的情况,是整个市面上大多数的国产作品,全部都是针对低龄化的取向。

虽然偶尔也会蹦出那么一两部一看,就是自我追求偏高的佳作,但仅凭那一两个坚守者,已经无法改变当时的市场大环境已经成型的刻板印象。

那一刻在文化产业努力的一辈子的徐咏和,是真的感受到了一种怀疑人生的绝望。

也因此当她的孙子,说想要在这个行业努力的时候,她当即便下定决心,想要将甄舒望,朝着国漫领军人物的方向培养和引导。

但与此同时她也明白,过于顺畅的创作环境,实在不适合缔造什么引领一个时代的创新者。

所以从那天开始,她虽然有提供给甄舒望一个优越的生活,但在他想要从事动漫创作的这件事上,却一直保持着异常苛刻的态度。

尤其是在甄舒望早期,受到外国动漫产业影响较为明显的那段日子。徐咏和整个人的态度都非常的严苛甚至“恐怖”。

而这也一度致使甄舒望,开始对自己原本的想象抱有质疑,并开始从原本的二次元,转向国风的传统文物。

那个时候的他虽然对文物有所了解,但很显然在那样一个贪玩的年纪,确实很少有小朋友,会真的发自内心的喜欢这种旧时代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