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没过多久就该收麦子了。
大理的农田大都是稻麦轮作的耕作模式,五月收了麦子,芒种时节就要种水稻了。
割了麦子之后,麦田要闲半个多月,钟晴和李时雨趁着水稻插秧前的间隙,又回到菜地里忙了起来。
前段时间,他们借由麦田旅游赚了些快钱,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续租李原野家的地,继续种有机蔬菜。毕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有机农产品也成了一个新的风口。
但要想在这个赛道突围,必须要打通销售渠道。之前他们供货的商超和餐厅,要么因为成本考虑,要么因为经营不善,都中断了跟他们的合作。
现在虽然有高倩在网上带货,销量也还不错,但单一零售渠道始终难以覆盖种植规模。而且高倩如今还兼任了公司财务,再让她带货的话工作任务未免太重。
考虑到长远发展,钟晴和李时雨觉得,还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
为了敲定合作,李时雨专程飞了趟上海,通过人脉谈下来一家知名餐厅的长期供货合同。
这家名为“蒲实”的有机餐厅,是国内最早倡导绿色健康生活的餐厅之一,也是有机餐饮赛道的佼佼者。拿下了这个合同,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放心地扩大有机蔬菜种植规模了。
李天宝得知了这个消息,当即找到表妹,拍了一通马屁,想要揽下快递冷链的生意。
钟晴虽然觉得带亲戚做生意有些麻烦,但前阵子他们在电商平台卖菜时,一直是李天宝帮忙发货,而且也按照承诺给了他们最低的价格。表哥难得靠谱一回,钟晴于是也带他上了桌。
不觉到了五月底,暑期旅游季开始预热,大理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有一天,钟晴和李时雨正跟友人们在菜地里打包发货,田间道上来了一对夫妻,看上去五十多岁,站在边上看了好一会儿也不走。
钟晴见他们面善,主动开口问:“大哥大姐要买菜吗?我们这是有机蔬菜。”
“你们这菜怎么卖的?”男人问。
“我们正要往外地餐厅发货呢,您要的话直接拿一箱,就按我们给餐厅的价格给您。”
钟晴给他们报了几样蔬菜的价格,夫妻俩也下了地开始挑蔬菜,说要带回民宿让后厨做着吃。
钟晴一边打包蔬菜,一边跟他们聊了几句,这才得知两人就住在海桐客栈,丈夫姓于,妻子姓时,是从上海过来旅游的。
过了会儿,两人挑好了菜,扫码付了钱,又问能不能参观一下菜地,因为他们对种菜挺感兴趣的,平时也会在家里种些青菜和西红柿之类的。
正好钟晴和李时雨他们这会儿也打包好了蔬菜,就带夫妇二人去附近的菜地看了看。
于先生一边在地里观摩一边请教:“有机蔬菜不打药,怎么防虫呢?”
李时雨耐心地解释说:“现在农业上有个概念叫生物防治,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和营养物质,促进蔬菜干物质积累,加厚细胞壁,从而提高蔬菜的抗病虫害能力。这就跟我们人类一样,只要本身健康了,其实是不太容易感染疾病的。”
时女士点了点头,接着问:“生物防治可以对抗所有的病虫害吗?”
钟晴坦白说:“其实也不尽然,有的害虫还是挺难根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