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沈大人如鱼得水,尽兴而归。”

薛南星听他拉拉杂杂地说着,虑去粗鄙之语,拣了个重点,问道:“宁川有温汤?”

小厮歪着头,似认真想了一会儿,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摇头道:“听说过,但没见过。”

离京前,薛南星曾仔细看过宁川至俪山一带的地形图。宁川距俪山虽有三日路程,但从地势来看,实则仅一山之隔,两地地貌相近。俪山乃是玉泉池的泉眼所在,如此一来,在周边相似地貌之处存在类似的汤泉眼,倒也不足为奇。若何茂再添油加醋一番,吹嘘几句,硬要将那温汤与“御池”扯上关系,勉强说得通。

只是宁川终究算不得盛产温汤之地,这般地方必定稀少,极有可能是被何茂发现后,圈地建成了别院。

薛南星再想深一层,温汤究其根源,不过是山中涌出的清泉,说起山中清泉……

脑中灵光一闪,她猛然想起灵光寺山腰处那汪清泉。在山中能汇聚成一潭清澈的池水,或许并非单纯的自然造化,极有可能是汤泉的下游。

梁山见她凝思不语,试探问道:“大人,可要去何府探听一番?”

“且不说能不能问到,一来一回怕是也来不及。”薛南星道,更重要的是,眼下一切尚不明朗,不宜打草惊蛇。

她心中已然有了计较,便不再犹豫,一把拉住梁山,抬脚往外走去,“没有谁比山下的村民更熟悉山中地貌了。”

“那……不换身衣裳吗?”梁山又问。

薛南星百忙中抽空低头看一眼,只见身上还穿着那身粗布灰衫,脚下步子猛地一顿,旋即转身吩咐,“换!山哥,你也去换一身。”

*****

灵光寺的后山与灵修山一脉相连,灵修山向南蜿蜒伸展,尽头便是俪山。

薛南星与梁山二人匆匆赶到灵修山下的村子,稍作打听,便得知山中果然有一处汤泉。

原来这汤泉约莫是十年前被村民偶然发现的,彼时村子里总共不过十数人,皆是淳朴憨厚之辈,发现汤泉的第一时间,便赶忙报与官府知晓。那时,何茂刚刚上任宁川知县,亲自查探过灵修山的地貌后,宣称这汤泉乃是皇家御泉,严令禁止平民百姓使用,甚至不许外扬,随即便将汤泉封禁起来。

前些年,何茂又雇了村里一些人,在汤泉附近建起一座别苑。对外声称是为了招待皇亲贵胄,可宁川这偏远之地,能有几位皇亲贵胄到访?明眼人都知道,这分明就是何茂自个儿的私宅。好在何茂雇佣村民打理别苑与汤泉时,给出的银钱颇为丰厚,村民们为了生计,倒也不再过多议论此事。

回话的是个中年妇人,见薛南星与梁山二人皆穿着粗布麻衫,只当他们是来寻活计的杂工,便好心劝道:“二位若是来寻活干,怕是来的不是时候?”

薛南星问道:“为何?”

那妇人瞥一眼山腰方向,“今日那别苑有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