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 / 2)

她开始不那么抗拒靠近药柜,研磨药粉时,动作虽然依旧笨拙,却多了一丝连她自己都没察觉的专注。

尤其是当木苔将前线急需金创药的任务交给她,并说出那句“事关将士性命”时,她心中那点别扭的骄傲被狠狠触动。她可以不做,但做了……就不能丢科尔沁的脸!更不能……让那些为皇帝捆“大粽子”挡洪水的士兵因为她的药粉不好用而死掉!

第一次分装“急救霸血散”,她带着一股赌气和证明自己的劲头。当那罐药粉意外地在百工堂事故中发挥了“奇效”,被太医称赞“气雄势猛,救急止血有奇效”时,孟古青整个人都懵了!巨大的后怕和难以置信的震撼过后,一股混杂着荒谬、自豪、甚至一丝微妙的“救世主”错觉的情绪猛烈地冲击着她!

她的药……她的胡乱搭配……居然真能救命?!居然……被夸了?!那个被王太医批为“粗放不精”的三七加量法……原来用对了地方这么厉害?!

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流在她胸腔里奔涌!她不再是那个被迫完成任务的格格,她似乎……真的能成?至少……不是一无是处?

这股被认可的感觉,如同星火,点燃了她内心深处的探索欲。

她开始主动提问,不再是被动接受。她问三七为何不能内服,问白芨为何不能直接敷骨,问葛根在热毒内陷时还能不能用……问题虽然天真甚至可笑,却充满了不加掩饰的渴望渴望弄懂“为什么”,渴望追求“更厉害的效果”!

王太医惊讶于她的转变,开始有意引导。

当她提出用蜂蜜调和三七粉增强附着力的想法时,王太医眼中不加掩饰的欣赏让她心头猛地一跳。

那句“格格心思灵动!前途不可限量!”比之前所有刻板的夸奖都更让她心头发烫,她第一次感受到,被真正当作一个“可造之材”看待的尊重。

她不再满足于分装成药,她开始笨拙地尝试配伍,把三七粉用熬得稠厚的蜂蜜调和,涂在羊肠模拟的伤口上观察效果;把白芨粉混进葛根浆糊里,试图增强附着性……静怡斋里时常飘出古怪的焦糊味或诡异的粘稠混合物,充满了匪夷所思的“黑暗料理”和令人啼笑皆非的失败。但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和实验的冲劲,让王太医都开始刮目相看。

而真正让她脱胎换骨的,是磺胺的震撼!

当木苔太后牵着她的手,走进那充满霉味的暖棚,当她亲眼看到那白瓷碟上,凶悍的黄色毒菌(葡萄球菌)在中央一小撮灰白霉粉周围退缩、空出一个清晰的“洁净之圆”时,孟古青的世界观被彻底颠覆了。

“看清楚了,青儿。这是一场无形的战争。那黄色的,是能侵蚀血肉、夺人性命的毒物。而这中央的灰白,哀家叫它磺胺。它,是哀家在这无边毒瘴中,寻到的一缕克制毒物的微光。”木苔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每一个字都重重敲击在她的心弦上!

这缕微光,来自那不起眼、甚至惹人厌恶的霉变豆腐,就*像她那罐“霸血散”,源于莽撞加量,源于不甘束缚的尝试,撕开黑暗,抓住那道光!这念头如同火山熔岩般在她心中喷发。

“姑母,这灰白……这磺胺!我能……我也能试试弄出来吗?”她脱口而出,带着破釜沉舟般的决心!那一刻,她不再是那个被迫学医的格格,她依然被新医学迷住了。

太医院的日子,让孟古青的涅槃重生,她褪去了华丽的旗装,换上了便于行动的素色工服。

她跟着王太医和医官们,一头扎进了那充满霉味、酸味和各种古怪气味的实验室。

培养霉变豆腐,观察菌落生长,提取有效物质,测试抑菌效果……每一步都繁琐枯燥,充满失败。

她的手被药汁染得发黄,衣服上沾着洗不掉的霉点,眼睛里常常布满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