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日后姑母怨恨女儿,也比在错路上一意孤行好得多。”
“事已至此京城流言四起,姑母已经失了人心没办法再同陛下一斗。爹爹,您替女儿劝劝姑母,放权认罪早日回头吧!”
作者有话说:
不知道这章有没有写清楚,大概的意思是如果皇帝迫于舆论压力重审麓安惨案,就代表着承认当年先帝在位时造成了一场冤案,当朝太后有残害忠良的嫌疑。这种有损皇室颜面,国家形象的事皇帝不会轻易下决定。太后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她会将一切罪过推给司礼监,其余的事情再让谢大人替她顶罪,这样可以自保的同时,也能不连累言家满门。
结局是开开心心的he哈,相信妍妍一定救得了谢大人!
第91章 谋反
次日一早, 慈宁宫内接到了来自言府的家书。
云姑姑拆了信,逐字逐句的读给言太后听。
近来朝野内外关于太后的流言蜚语不少,民间更是因孙卯供词而对她多有不满。
言太后这段时间忧思过重, 身形消瘦了许多, 听了自己兄长寄来的信后更是觉得烦闷头疼。
云姑姑小心地打量着太后的神色,见她面带不悦收了信安抚道:“娘娘,阁老也是替您着想, 京城如今流言四起形势的确是对您多有不利。现下三法司那边尚未有结论, 您就此收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开弓没有回头箭, ”言太后扶额道:“哀家身上背负了京城多少旧世家的期望,他们为哀家出人出力这么多年不是为了看着哀家就这么落败,灰溜溜的放权给皇帝的。”
“可是娘娘,您也得想着您自己啊!”云姑姑担忧道:“如今是咱们在明处当靶子,稍有不慎那可是要连坐的罪过啊!”
言太后眉头微皱轻瞟了她一眼道, “跟在哀家身边这么多年,你怎么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她站起身将那封来自言府的家书扔进火炉里, 看着火焰一点点将纸张吞噬,幽幽开口道, “兄长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优柔寡断的性子,总是天真的以为靠他那些仁政能平衡朝中世家与寒门的关系,操劳了半生两边却都不领他的情, 所以说这世上最难测的东西是人心,只有绝对的利益才足够吸引人。”
云姑姑四下打量了一圈,随即压低了声音道:“奴婢听闻阁老最近在忙着兴修祠堂......”
“什么祠堂?”
“似乎是以言氏一族的名义为钟太傅修祠, 言姑娘也在祠堂附近建了个书院, 招了许多位寒门学子前来听学。不过这事儿奴婢也是道听途说, 不知真假。”
闻言, 言太后当即转头死死地盯着姑姑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