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的在弄堂里的房子是50年代陈厉太爷购买的,一家人在这里住了快70年,四代人。
陈如晚有钱之后,见妈妈舍不得家,也就没有搬新楼,而是出资里里外外重建一番。昔日破败的老房,如今焕然一新,新江南风格,温馨雅致。
“阿姨,这是我给你和婆婆买的燕窝红参,还有珍珠项链,您气质好,戴着一定很好看。”
“先坐吧。”
陈如晚垂眸看向礼物,并没有伸手去接。一句话不咸不淡,表情也充斥着难以言说的不自然。
152立场
温隐这头还僵着手,那头郭婆婆稍显激动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哎哟,温妹妹来了啊。好多年不见了,越长越漂亮了。”老人家腿脚不好,温隐将礼物往陈厉怀里一塞,忙过去扶过了郭婆婆。
老太太揽着自己的孙媳妇,嘴是笑得合都合不拢。
郭婆婆是真心喜欢温隐,一个老人家,相依为命的孙子跟女儿去了香港,孤独枯燥的日子里只有孙子同学时不时过来又是帮忙又是同她聊天解闷。
不知给了她多少慰藉。
只是18岁以后再也没来过了,想着可能是上大学去了,这让郭婆婆惦记了好多年。
没想到自己孙子出息,领回来了自己最中意的孙媳妇。这才赶在自己大限之前,再见了这姑娘一面。
怎么看怎么满意。
比起郭婆婆的热络,陈如晚仿佛变了一个人,不冷不热,话也不愿多说两句。
用餐席间,郭婆婆殷切至极,不断给温隐夹菜。
“这道八宝鸭子啊,以前你来我这吃过,今天我本来想亲手做的,不过我老了,味觉退化,做不好了。这个是我教给阿姨,盯着她做的。快尝尝,看看味道好不好。”
温隐咬了一口,点点头:“好吃。”
郭婆婆笑得更开心了,“尝尝这个,水晶虾仁,松江鲈鱼,大清早买的,鲜得嘞。还有这道,响油鳝丝,火候正好。”
温隐碗都快被堆满了,嘴里不停塞着食物,连连点头。
陈厉在一旁试着劝阻:“外婆啊,你再夹下去都要满出来了,让她慢慢吃吧。”
餐桌另一头,陈如晚无心动筷,看着餐桌上其乐融融的三个人,一双眼睛是无奈又难过。
刚吃完饭,陈如晚抿了口茶水,冷冷开口:“温隐,没什么事的话,就把碗洗了吧。”
“家里有阿姨,为什么要让温隐洗碗。”
温隐还在发愣,陈厉就已经起身。
“我去洗。”
温隐紧跟着也追了进去。
陈如晚这个举动,不止陈厉,更惹得郭婆婆不满,上手攘了她一下,用方言骂道:“伊怎么回事啊,人家头一次上门,你这个做未来婆婆的,拿腔拿调的,怎么,不记得了伐?这是温隐呀,摆什么架子呀。你儿子喜欢,我也喜欢,就你摊着个脸子给谁看?来吃顿饭跟吃你肉似的。看不上啊?我看你哦,有两个钱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人家温妹妹哪里不好了,本地人,知根知底,性格又好,阿厉上学的时候就喜欢她。你也不想想,当时家里多穷啊,人小姑娘不嫌弃还帮衬我出摊,干活。多好啊,你就是没良心。”
知什么根?知什么底?
陈如晚坐在椅子上,动也没动,这不是看不看得上的问题。
收拾好后,温隐陪郭婆婆下棋。陈如晚则把儿子叫到了楼上房间。
刚一跨进门,陈如晚还没开口,陈厉便直接率先出声:“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那天的事陈如晚不可能不知道,就算她不知道,特地靠近过来的余希也会告诉她。
“你什么都不用说。”
陈如晚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