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2)

“姑娘不要再取笑奴才了。”李昭玉蓦然笑出声。

那边小太监宣完旨意从正殿出来,知秋迈着步子跟在她身后,走近道,“主子,皇后娘娘说任您挑选。”

她方才便问了皇后的大宫女书亦,书亦便进殿内询问皇后,皇后许她可以采摘,随意些,挑些开的盛的摘回去,也算拂去国公府这两日的伤感之情。

“我折了侏芍药来。”她说着缓缓看向李昭玉,“不叨扰大人了。”

“姑娘,落雨了,奴才送您到宫门外吧吧。”

闻言,归君才注意到那小太监手里拿着纸伞,见上面仙鹤腾云的样式,应当是李昭玉自己的。

知秋上前想接过伞,却被那小太监侧身避开,小太监低眉顺眼,缓缓道,“这位姑姑,伞只有一把。”

“奴才来。”李昭玉走过去接过打开举过头顶,默默处在她的右后方。

“既然如此,劳烦李大人。”归君走在他前些,后边的人将雨水挡的严丝合缝,愣是一滴也没有溅到她。

李昭玉今天着的是一身墨色银丝暗纹长袍,腰间扎条同色蛛闻带,绦带下悬着一块青玉葵花佩,身姿挺拔,却微微折腰,眼神温柔的盯着面前之人,走过片片宫墙,雨势越发大起,天色暮沉。

“姑娘救我的那一日后来也下起了雨,奴才想过,若是姑娘没救下奴才,他们将奴才弃下,奴才负伤也熬不过那雨夜寒凉。”他音润如玉,仿佛一抹清泉漾开层层水浪。

“这恩情实在渺小,掌印不必如此铭记。”良久后,她道。

“这是捞了奴才这条贱命,又怎会小呢?”他反驳道。

归君听着渐渐入了神,便也细细想着当年之事起,正想同李昭玉论论先前的事儿,便让人打断了去。

见她宫门外的马车边立着一人,他们隔得不远,约莫能看清那人是谁。

那人打伞独立于雨中,朱红官袍上隐约可见的挥舞着爪牙的麒麟,头顶朱砂帽使他平添几分文人气息,削弱他的几分戾气,但他眼神凌厉,薄唇紧抿,又硬生生逼出了几分藏也藏不住的冷意。

“奴才见过成安王。”李昭玉微微低头示意。

“归君见过王爷。”低头间便见到眼前之人裙裾已然遭雨水浸透,鞋头也湿了一片,想来他应当站在这儿等了许久。

辛惟清抿唇无言,原放在归君身上的视线转而落在李昭玉处,这才有了第一句话,“掌印大人是要出宫吗?”

李昭玉携着归君往前走了两步,手腕突然教人拽住,缓神时便见到归君已经待在了辛惟清的伞下。

辛惟清则是拽着她的手腕将她拉向自己的身侧,并将伞偏向了归君,又同一脸错愕的李昭玉道,“李掌印早些回去吧,不久前陛下还论着,李掌印怎么还不回去呢。”

李昭玉并不气恼辛惟清这种犟脾气的行为,反倒格外冷静,“多谢王爷提醒,既然如此,奴才先告退了。”

他本欲离去时,又转身同归君留下了一句话,“姑娘送的芍药,奴才很喜欢。”他说完后便摇摇头大摇大摆的离开。

归君一时错愕,方向说什么时便遭到辛惟清如针般的眸光,不知为何看到这眼神,她总是觉得自己好似做错了什么,仿佛是如芒刺背坐立难安。

二人便这样站着,愣是谁也没有开口先说一句。反倒是知秋用庆阳都等了着急。知秋是觉得姑娘真不懂男人心思,但凡开口解释一下,成安王黑着的脸便能亮起来,非是什么都不懂的模样。

庆阳则是觉得,王爷陷入了这泥塘那是怎么也爬不出来了,更别说一开始想要孑然的想法,今日看来那是陷的不能再深了。

“主子,时候不早了。”知秋开口道,打破二人的宁静

辛惟清垂眸看向归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