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转身看去,一个人影靠在角落的工作台旁。
走近一看,那人已经死了,胸口有一个弹孔,血迹已经干涸。
“这是......”秦锋惊愕地说。
“程远的首席科学家,赵教授。”我认出了这个人,“他参与了岛上的测试。”
我们继续搜索,发现整个设施都被清空了,只留下一些基本设备和死去的赵教授。
在主控室的电脑上,我们找到了最后的研究日志。
“天哪,”我浏览着屏幕上的内容,“他们已经完成了改良版的能源转化器!而且,他们计划在一周后进行海上测试。”
“在哪里测试?”秦锋急切地问。
我翻查着文件,找到了测试坐标:“南海的西沙群岛附近。”
“那是国际争议海域,”莫言神色凝重,“如果在那里引发能量爆炸......”
“后果不堪设想。”我接过他的话,“我们必须立即通知总部。”
14
就在这时,一条加密信息突然出现在屏幕上:
“亲爱的秦瑜,欢迎来到我的地下迷宫。不幸的是,你来晚了。测试将在24小时内开始,不是一周后。期待在海上见到你。B”
消息一闪而过,随即整个屏幕开始闪烁红光,警报声响彻整个设施。
“是自毁程序!”莫言大喊,“我们必须马上离开!”
我们狂奔回电梯,但电梯已经停止工作。
“紧急出口在那边!”秦锋指向一条狭窄的通道。
我们刚跑到一半,身后就传来爆炸声,火焰和烟雾迅速弥漫开来。
“快跑!”
我们拼命向出口冲去,身后的爆炸声越来越近。
终于,我们看到了一线天光,一个垂直的通风井,顶部是开放的。
队员们迅速架设攀爬装备,我们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
当最后一名队员也爬出井口时,下方的设施彻底爆炸,火光冲天。
“太近了,”秦锋喘着气说,“这不是巧合,有人知道我们要来。”
我盯着手中从设施带出来的一块数据板:“不管‘B’是谁,他显然想引我们到南海去。”
“那我们就去会会他。”秦锋坚定地说。
15
总部立即组织了一支特遣队,配备了最先进的装备。
我作为技术顾问,全程参与行动策划。
“根据卫星图像,”情报官指着屏幕说,“有一艘研究船已经抵达了目标海域,并部署了类似测试平台的设备。”
“船上有多少人?”秦锋问。
“大约二十人,看起来都是技术人员。没有明显的武装。”
“别被表象迷惑,”我警告道,“程远的人向来善于伪装。”
行动定在午夜开始,三艘快艇载着我们悄悄接近研究船。海面平静,星光照耀下,目标船只清晰可见。
“记住,优先确保平台安全,”秦锋对队员们说,“能源转化器一旦启动,将很难关闭。”
我们分成三组,从不同方向登船。
我跟随秦锋的小组从船尾接近。
出人意料的是,我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整艘船安静得可怕,仿佛是一艘幽灵船。
“太奇怪了,”秦锋低声说,“按理说应该有人在值班。”
我们小心翼翼地来到主甲板,其他两组也陆续汇合。没有遇到任何人。
“船长室和实验室都是空的,”一名队员报告,“但设备都在运转。”
“测试平台呢?”我问。
“已经部署在船尾约200米处,但我们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