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以前的官家真是蛮麻烦的,主人出个门,周遭要有这么多的配套措施,而且这些贵夫人吃一顿饭就要换一套衣服的,所有的钗环也要换,所以要一箱一箱地备在后面的大车子里。
“是日薛姨妈、尤氏率领诸人直送至大门方回。贾琏恐路上不便,一面打发了他父母起身赶上贾母、王夫人驮轿,自己也随后带领家丁押后跟来。”就是贾母、王夫人先走,接着是贾赦、邢夫人,等于有两个队伍,第一队的队长是贾珍,第二队的队长是贾琏。这其实是一个场景,我们今天看戏剧、电影、电视剧最不容易看到的就是场景,我觉得《红楼梦》的场景能衬托出这种家族的气派跟繁华。所以这些句子虽然不是小说里最重要的部分,但是你能看到作者的叙事方式本身有一种大气派,在大多数改编《红楼梦》的电影里面,大部分都没有拍到这个部分,李翰祥的《金玉良缘红楼梦》中,在拍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有一个长镜头拉出了这个阵仗,有一点点这个气派。当然也有制作费用的问题,要拍这样的场景,花费是不得了的。像好莱坞拍克丽奥佩托拉的《埃及艳后》的时候,一开始就是一个几分钟的长镜头,让你感觉那个皇家气派。
把这个事情交代完了以后,才回来交代家里的主人都不在,“荣府内,赖大添派人丁上夜,将两处厅院都关了,一应出入人等,皆是西北小角门”。赖大是个管家,主人不在的时候,管家责任就特别大。万一丢了东西,遭了小偷、强盗是不得了的事情。“上夜”就是夜里巡逻值班、站岗警卫的意思,主人不在,中间的正门也用不到了,所以就把大门都锁起来,全部从西边的小角门出入,这样就比较好管理。这里已经在暗示戒备森严,可是很好玩,就是在戒备森严的情况下,开始丢东西。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偷窃,就是忽然一下没有规矩了,各种事情就开始发生了。
我们知道犯奸作科大概都是在黄昏以后,所以“日落时,便命关了仪门,不放人出入。园中前后东西角门亦皆关锁”,注意“关锁”,他不只“关”,还要“锁”。“只留王夫人大房之后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门,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这两门因在内院,不必关锁。”就是大观园通往王夫人房间后门的那个门不用关。“里面鸳鸯和玉钏儿也各将上房门关了,自领丫环、婆子下房去安歇”。不知道大家现在有没有这种空间感,上房是主人住的地方,贾母和王夫人不在,上房就要关起来。鸳鸯跟玉钏儿都是丫头,是不能住在主人房里的,要住在外面的守卫间里。“每日林之孝之妻进来,带领十来个婆子上夜,穿堂内又添了许多小厮坐更打梆子,已安插得十分妥当。”有没有感觉外面上夜是男人的,就是像宪兵一样站岗、巡逻,里面巡夜的全是上了年纪的女人。“穿堂”就是过道,“坐更打梆子”,就是晚上报时的,这些人本身也是巡逻,梆子是硬木头做成的,敲几下表示是几更了。
“一日清晓,宝钗春困已醒,搴帷下榻”,“帷”是垂着的帐幔,以前的床是有帐幔围着的,尤其是小姐的床,“搴帷”就是用手把它拉开。“微觉轻寒,及启户视之”,这是在写宝钗起床后肌肤接触到清晨微寒的空气的感觉。四个字四个字的排比一出现,你马上就觉得镜头变了,刚才是长镜头的繁华大阵仗,现在变成特写一个美丽的少女晨起的感觉,几个特写镜头,把宝钗的美全带出来了。如果是另外一个作者写另外一个角色,语言完全不一样,不信你去翻《水浒传》,看鲁智深早上是怎么起来的,就会发现完全不一样,如果说鲁智深“春困已醒,搴帷下榻,启户视之”,你大概会笑翻了,因为这完全不像鲁智深的动作,作者用动作带出人的个性的优雅和幽静,这就是文学最迷人的地方,《红楼梦》随便挑出一小段,就能感觉到作者文辞的漂亮。
读到这一段,你内心的节奏也会开始放慢。接下来四个字继续出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