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有没有发现在宴席上他们不是先敬自己家的长辈,而是先敬客人。我们小时候如果家里请客,你先给爸爸妈妈敬酒,客人走了就会挨一顿打,因为你不懂规矩。“二人忙起身笑说:‘二位爷请坐着罢,何必多礼。’”意思是这么冷的天,你们就好好坐在那边看戏,何必这么多礼貌。
这时,“除了邢、王二夫人,满席都离了席,俱垂手旁立”。注意,这是我们今天不太容易懂的场面,十几桌里除了王夫人、邢夫人,都站起来了,为什么?因为王夫人、邢夫人是母亲辈,而其他人的辈分都比这两个少爷低,这就是规矩。吃饭的时候,如果比你辈分高的人站起来了,你还大咧咧地坐在那边,就是失礼。
贾珍他们就到了贾母榻前,贾母是很自在地歪在卧榻上的。因为这个榻很矮,榻比桌子矮,两个人要敬酒就得屈膝跪了。“贾珍在前捧杯,贾琏在后捧壶。虽止二人奉酒,那贾环弟兄等,却也是排班按序,一溜随着他二人进来,见他二人跪下,也都一溜跪下。”贾珍是长房的长子,所以要带头,贾琏是二房的长子,接下来所有玉字辈的人都要跟着。“宝玉也忙跪了。”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一句,贾母再疼宝玉,可他在辈分上是玉字辈,贾珍一拿杯子,宝玉也不敢不跪。史湘云有点顽皮,“悄悄的推他笑道:‘你这会子又帮着跪作什么呢?有这样的,你也去斟一巡酒岂不好?’”其实是有点在逗他。宝玉笑道:“再等一会子再斟去。”其实我们小时候很痛恨这个东西,就是大家族聚会的时候,因为规矩很多,一敬酒就要敬半天,最后有的菜还没吃呢,就被端走了。家族聚会的时候常常是大家表演礼数的时候,每一个人都礼貌周到得不得了。我相信当时的大家族也在用这些规矩来规范子孙,让他们至少在有些时候能有所敬畏,至于其他场合怎么为非作歹,那是另外一回事。我们都知道贾珍实际上很差劲,可是这一天他也必须表演得很好。宝玉是个性情中人,不想去凑这个热闹。
“说着,等他二人斟完起来,方起来。又与邢夫人、王夫人斟过了酒。”大家看是不是好几道菜都要冷掉,好不容易给贾母斟完酒,接下来是王夫人、邢夫人,要按辈分一个一个地来。贾珍笑道:“妹妹们怎么样呢?”估计这个时候贾珍也累了,本来敬完长辈,就该敬姊妹了,比如王熙凤,还有薛宝钗、林黛玉、探春、迎春、惜春等人,他问妹妹们还要不要敬,肯定是有点烦了,觉得这样一个一个地敬下去真是受不了。贾母就讲了真话了,说你们赶快走吧,别再来这些虚套了,你们走了,她们才能好好吃饭喝酒。这个话只能贾母讲,别人讲就失规矩。
“当下天未二鼓,戏演的是《八义》中《观灯》八出。”《八义记》是明朝的徐元写的戏。大家对这个故事一定非常熟,它就是后来京剧、电视剧、电影都演绎过的《赵氏孤儿》,京剧叫《搜孤救孤》。讲的是春秋时晋国两个大臣之间的权力之争,一个是赵盾,他代表正义的一边;另外一个是屠岸贾,是个奸臣。因为赵盾的存在,屠岸贾不能为所欲为,所以他存心要陷害赵盾。赵盾是国家的一品大员,每天上朝按规定要穿红色的朝服。屠岸贾就在自己家里养了一只藏獒,不给它东西吃,然后做一个假人,给假人穿上赵盾的朝服,在其中藏了很多狗喜欢吃的东西。这只狗饿得红了眼,最后一看到穿红色朝服的假人,就扑上去把衣服撕破吃里面的东西。
有一天屠岸贾在上朝时就跟国君说,我有一只神犬可以辨忠奸,下次上朝的时候我把它带来,你一下就能知道谁对你忠心耿耿,谁对你居心险恶了。狗到了朝廷,本能地扑向红色朝服,赵盾当堂被撕得粉碎。国君勃然大怒,下令诛灭赵家上下三百多口人,灭族,就是要把这个家族整个灭绝。当时有八个人知道是奸臣在陷害赵盾,就竭尽全力来保护这个家族,所以叫做《八义记》,程婴是其中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