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女孩子身上的鸳鸯带都弄湿了。湘云接的是:“时凝翡翠翘。”雪的寒冷好像还凝结在女孩子头上插的玉簪上,因为玉是冰凉的,所以感觉它承受了雪的寒冷。“鸳鸯带”跟“翡翠翘”都是在讲女性,男孩子很少在腰带上弄鸳鸯的。唐朝女性的衣带上都是鸳鸯,她大概会偷偷送给她喜欢的男人。“翡翠翘”是指翡翠玉的钗,钗头的地方是翘起来的。可以感觉出虽然这个五言排律中也有气势壮大的部分,可主要的情感是非常女性的,有一种女性幽微的心事。

黛玉又赶忙接道:“无风仍脉脉。”宝琴也联道:“不雨亦潇潇。”我自己觉得,这首五言排律真正的结尾其实是这两句,最美的也是这两句,因为其中描写出了一种若有情若无情的状态。然后大家就推湘云说,你再写啊,你再接啊,湘云“伏着已笑软了”,接不下去了。其他人看着她们三个人对抢,也顾不得作诗,只是看着笑。黛玉还推她说:“你也有才尽力穷之时,我听听,还有什么舌根嚼了!”湘云趴在宝钗的怀里,笑个不停。宝钗也推她起来道:“你有本事,把‘二萧’的韵全用完了,我才服你。”湘云笑着站起来说:“我也不是作诗,竟是抢命了。”可见,湘云的个性真的很可爱,喜怒哀乐都好清楚。

“探春早已料定没有自己联的份了,便命写出来,因说道:‘没收住呢。’”就是还没有结尾呢。结尾怎么收,也是一个大学问。而结尾如果又收得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也不好,因为那样会觉得还没有完。我们前面讲过,不管作诗也好,写文章也好,都要有起承转合。其实生命本身也是如此,中间是生命的巅峰跟高潮,出生和死亡都比较平淡。所以写诗或写文章的时候,“起”要平,才接得下去;“结”也要平,才收得住。

其实我们小时候写作文都是这样的,就从什么“光阴如箭,日月如梭”开始。结尾就说回家的时候已经万家灯火什么什么之类的。所以李纨就接了过来:“欲志今朝乐。”然后由李绮收了最后一句:“凭诗祝舜尧。”意思是作这首诗,是为了纪念今天的聚会,并以此歌颂尧舜。因为只有尧舜一样的时代,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我们才有心情在这里享乐、作诗。有没有觉得这两句真的很通俗、很八股,简直破坏了刚才的风雅。可是要收尾,还非它不行。这种句子,黛玉是绝对写不出来的,所以这个尾只能由李纨、李绮这样性格平顺的人来收。

李纨道:“够了,够了。虽无作完了韵,若生扭用了,倒不好。”就是说为了把这个韵用完而继续下去,反倒不好。说完,大家细细评论了一番,发现湘云联得最多,都笑着说:“这都是那块鹿肉的功劳。”

李纨总结说:“逐句评去,都还一气,只是宝玉又落了第了。”集体创作能做到“都还一气”很不容易,这么多人联诗,还能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女孩子个性都不一样:黛玉永远是哀伤的,宝琴有一种华贵,宝钗是豁达的,湘云有一种乐观跟积极。个性这么不同,在美学上她们怎么可能统一在一起?所以这个“一气”的意思是,她们找到了生命里共同的一个最大公约数,而又不影响她们各自个性上的差异。我觉得那是了不起的一种相处:在追求青春的梦想里,既不违反自己的个性,又可以集体创作。

只是宝玉又表现不佳。你看在这个社团里,宝玉永远是落第的,永远是不如别人的。这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一生中遇到的最精彩的都是女性,所以有意在书中歌颂、赞美这些才华出众的女子,而让自己变成一个陪衬的角色。宝玉笑道:“我原不会联句,只好担待我罢。”不是为自己寻找理由和借口,而是坦然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从中你也可以看到宝玉的豁达跟大度。

李纨说:“也没有社社担待你的。又说韵险了,又整误了,又不会联句了,今日必罚你。”我们看,李纨的处罚很有趣。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