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就是富贵人家,有时候太过了,就像他刚才跟贾母讲的,吃得略微清淡一点就可以。因为吃了太油腻的东西,又不怎么运动,东西全都塞在胃里,身体肯定会出问题。
你会发现《红楼梦》第四十二回中讲的,其实就是《易经》里的平衡:福祸、吉凶的平衡,多跟少的平衡。我们都认为多是好,少是不好;可有时候刚好相反。你身体里某些东西太多了,就应该让它少一点,这样才能取得平衡。所以东方医学常常讲“调”,就是说,当它不平衡的时候,你把它调养过来。“调”与治疗不太一样,它相信人有一种自我调整的能力,可以重新取得平衡。
所以作者让刘姥姥来到大观园,其实就是有意在做这种平衡。她虽然贫穷,没有读过书,可是她给贾家带来了自然、纯朴和生命力,让这个富贵人家领悟到,生命可以有另外一种样子。
讲完贾母看病,作者又绕回来,说刘姥姥要走了,来向贾母辞行。贾母说:“闲了再来。”又叫鸳鸯来,嘱咐她:“好生打发你姥姥出去,我身上不好,不能送了。”“刘姥姥十分道了谢,又作辞,方同鸳鸯出来。”到了下房,鸳鸯说还有东西要给她。昨天不是已经给了一大堆吗?现在还有东西要给她。是什么东西呢?鸳鸯指着炕上一个包袱说道:“这是老太太的两件衣裳,都是往年生日节下众人孝敬的,老太太从不穿人家做的,收着也是白收着,却是一次也没穿过的。”这个衣服最后穿的人是谁?是刘姥姥。所以我想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很让人感慨的东西,一件珍贵的物件最后会到谁的手上,你很难讲。
鸳鸯又指着一个盒子说:“这盒子里是你要的面果子。”就是刘姥姥之前说要带回去做样子的。又指着一个小包说:“这包儿里是你前儿说要梅花点舌丹,也有紫金锭,也有活络丹,也有清心丸,每一样是一张方子包着,总包在里头了。”因为她们知道,乡下最缺的就是药。都是些什么药呢?有解毒的梅花点舌丹,有祛暑的紫金锭,有活血的活络丹,也有清热的清心丸。都是一些应急的成药,每一种都用药方包好,注明是治什么病的。贾家给刘姥姥的东西,不止是贵重,还有一种体贴。我觉得《红楼梦》写到这些细节的时候,非常动人。就是大户人家打发一个乡下老太太,那些物质的东西不算什么,最动人的东西是这些药品。
然后又说:“这是两个荷包,带着玩罢。”说着,抽开了荷包上系的绳子,“掏出两个笔锭如意的锞子来给他瞧瞧”。“锞子”是小金锭或小银锭;“笔锭如意”是指上面铸有如意形状和笔形的锞子。《红楼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笔锭如意锞子,这是“必定如意”的谐音。然后笑着说:“荷包你拿去,这个留下给我罢。”鸳鸯是在跟刘姥姥开玩笑。“刘姥姥已经喜出望外,早又念了几千声佛,听鸳鸯说,便说道:‘姑娘只管留下罢了。’鸳鸯见他信以为真,便笑着仍与装上,说道:‘哄你玩呢,我有好些呢。你留着年下给小孩子罢!’”
“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拿了成窑钟子来递与刘姥姥”,就是刘姥姥喝了以后,妙玉不要的那个杯子,然后说:“这是宝二爷给你的。”刘姥姥说:“这是那里说起?我那一世修了来的,今儿这样的?”刘姥姥就非常感谢,说我这是哪一世修来的福气,会有这么大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