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吃了亏才罢了。”这就是做母亲的委屈了,宝玉大概见妈妈哭了,就改一改,过两天就忘了,结果被老爸狠揍了一顿。王夫人说:“若打坏了,将来我靠谁呢!”说着,由不得滚下泪来。
这就是三十三回里已经谈过的传统女性所追求的安全感,她们会在爱儿子、疼儿子的情感中加上对自己的悲悯,王夫人先说到年龄,又说到第一个儿子的死,最后还是落在“我将来要依靠谁”上面。
“袭人见王夫人这般悲感,自己也不觉伤了心,陪着落泪”,然后又说:“二爷是太太养的,岂不心疼。便是我们做下人的伏侍一场,大家落个平安,也算是造化了。要这样起来,连平安都不能了。那一日那一时我不劝二爷?”袭人解释说,作为他身边的一个丫头,我整天都在劝他,只是劝不醒。“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总是我们劝的倒不好了。”其实不见得是那些人亲近他,宝玉也确实喜欢亲近那些人。我一直觉得《红楼梦》里有个非常难解释的东西,宝玉在他青少年时期是反叛以他父亲为代表的官场和知识分子的,为了对抗这一切,结果就跑到另外一个世界里去了,那个世界是戏子的世界、玩世不恭的世界。如果从现在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贾政自己应该有一个反省,为什么他所示范出来的那个世界,会让孩子这么痛恨和厌恶。
“今儿太太提起这话来,我还记挂着一件事,每要来回太太,讨太太个主意。只是我怕太太心疑,不但我的话白说了,且连葬身之地都没了。”这个话讲得非常严重,袭人有很多话要跟王夫人讲,可是她一直不敢开口,一个丫头去评判主人的是非风险很大,如果王夫人不能了解她的真正用意,她将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你说她稳重也好,老练也好,她真是贾府的丫头中最有城府的一个。
王夫人一听这个话,就赶快说:“我的儿,你有话只管说,近来我因听见众人背前背后都夸你,我只说你不过是在宝玉身上留心,或是诸人跟前和气,这些小意思好。所以将你和老姨娘一体行事。谁知你方才和我说的话全是大道理,正和我的心事。”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体会这段话的微妙之处,通常母亲对儿子身边的女性是排斥的,这其中有很奇特的性别因素。所以大家都说袭人好,很关心宝玉,可在王夫人眼中,这个分寸很难拿捏。
大家记不记得第六回,袭人跟宝玉已经上床了,可是王夫人并不知道,但她大概也会怀疑袭人是不是已经逾越了丫头的身份,甚至猜疑这个丫头这么用心关心宝玉,是不是有非分的念头,如果有,这个做母亲的肯定要排斥她。可是今天她讲的话很大方,一心只为宝玉好,希望宝玉将来可以读书做官,在社会上功成名就。王夫人觉得这太棒了,跟我想的完全一样。袭人身上丝毫没有狐狸精的成分,没有肉体欲望。所以我觉得这里有很微妙的“母亲心理学”,王夫人一直在注意宝玉身边的这些丫头到底在搞什么。袭人比较像宝钗,处理事情比较理性;晴雯的个性就比较像黛玉,情感很直接,最后都是悲剧收场。可我们知道晴雯从头到尾跟宝玉干干净净,真正和宝玉上床的是袭人。所以作者很有趣,让你看到一清如水的晴雯含冤而死,而真正有问题的袭人却讲话一派大方,深得王夫人的信任。
袭人就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就是说希望太太能够指示一下,“怎么变个法儿”,不要太过直接,最好能找个其他理由,“以后竟还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有没有发现她吞吞吐吐的没有直接讲原因。王夫人听了,大吃一惊,赶快拉着袭人的手说:“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注意这里母亲的小心跟防范,“作怪”的意思很多,我想多半指的是“性”,妈妈忽然意识到这个男孩长大了。
袭人赶快回答说:“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