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起他这样,说:“分明是幺!”

宝钗见贾环急了,就制止莺儿说:“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要赖你?还不放下钱来呢!”宝钗当然要为贾环遮挡一下。

莺儿很委屈,明明是贾环作弊,自己却挨骂。“不敢啧声,只得放下钱来。”然而她不服气,口内嘟囔说:“一个作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连我也不放在眼里。”这话虽重,可是贾环已经听过不知多少次了,贾环越来越卑微其实跟经常听到这种话有关。也是他个性真的不够大气,连一个丫头都对他说这种话。

好,接下来莺儿便拿他来跟宝玉比了:“前儿和宝玉玩,他输了那些也没着急。下剩的钱,还是几个小丫头们一抢,他一笑就罢了。”事实虽如此,可这话在贾环听来就是伤害了。李奶妈的“结”、贾环的“结”都是卑微。我们在生活里面最不容易注意到卑微者的痛苦,我们总觉得他是自找的,可是真的不一定是自找的,多数时候是一次一次压抑、侮辱的累积,最后他就自我认同了这个卑微的角色。接下来贾环就直接说:“我拿什么比宝玉呢。”贾环内心的痛苦暴露无遗,这是作者了不起的地方,他厚道到能体贴卑微者的内心痛苦。

我们读到这几段的时候,应该特别回头去看看身边一些自己从来没有留意到的人。有些人的生命是幸运的,会在很多的场合让人看到、注意到,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生命都能如此。如果要为这一回定一个名字,我觉得应该叫“卑微者的生命”,提醒我们卑微者的生命怎样才能被照顾。

莺儿拿贾环与宝玉比较,当然是无心的,但这却造成贾环非常大的痛苦。贾环尽管拿到了钱,可是他心里也很讨厌自己。一个卑微者,你在侮辱他、骂他的时候,其实他比你还要讨厌他自己,可是他没有办法,他好像没有别的选择。这个时候宝钗连忙断喝住,她非常严厉地制止莺儿,一个丫头对贾环这样讲话是非常不礼貌的。

可已经挡不住了,贾环就说:“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你们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太太是指王夫人,宝玉是正房王夫人生的,而他是姨娘生的。“说着,便哭了。”我们可以从贾环的语言中看到,他变成今天这样一个角色,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在心理学上,最后他一定会对抗宝玉我故意跟宝玉不一样,宝玉是高贵的,那我就是卑贱的。刚才提到在心理学上所谓“老二个性”的部分,非常有趣。后来发现很多身边的人都会这么说,你上面有一个哥哥或者一个姐姐表现很出色,他对你就是一个阴影。我哥哥是在初中的时候练健身,漂亮得不得了,后来读军校,在家里开舞会,所有的女孩子都送照片给他。我就想我绝对不要走他那一条路。因为我知道再怎么练健身也比不上他那个肌肉,我就完全走另外一条路,自己去弄文学了。所以我们兄弟感情很好,他有的那个部分我完全没有,我在搞的东西他也完全不懂。贾环的痛苦在于他一直要跟宝玉比,他没有发现自己的特征。《红楼梦》让我们意识到,对于每一个生命来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特色,找到自己一个别人无法取代的长处。可惜贾环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宝钗劝他说:“好兄弟,快别说这话儿,人家笑话你。”因为这种话上不了台面。然后宝钗又骂莺儿,这个时候,宝玉来了。

宝玉看到贾环在哭,问是怎么了,贾环不敢回答。古代家庭里,大哥的身份是非常重要的。宝玉其实不是大哥,他前面还有一个哥哥贾珠,可是早夭了,所以宝玉成了贾环的大哥。“宝钗素知他家规矩,凡作兄弟的,都怕哥哥。却不知那宝玉是不要人怕他的。”可有趣的是,宝玉觉得,为什么要让一个人怕另一个人呢,他从来不摆这些威风,觉得人跟人相处重要的是情,“怕”就失去了情感,是特别没意思的事。宝玉想:“弟兄们一并都有父母教训,何必我多事,反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