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笑话,就是为了不让黛玉睡着。

宝玉讲的这个笑话很无聊,有一点像网络笑话。他说扬州以前有一座黛山,山上有一个洞叫林子洞。聪明人一看就知道他是在讲林黛玉,可黛玉这个时候却很傻,没想到宝玉在逗她。他说洞里面有一群耗子,有一天这些耗子说,已经腊月初七了,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我们应该去偷各种东西回来明天煮。耗子王就下令,谁去偷糯米,谁去偷红枣,谁去偷栗子,最后说到偷芋头。江南有一种芋头为香芋。香芋没有耗子去偷。后来一个长得小小的、身体很弱的小耗子就说,我去偷香芋。别的耗子就问它怎么偷?它说,我用法术把自己也变成一个香芋,滚在香芋堆中把香芋一个一个运出来。然后它摇身一变,变成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大家就说,变错了,变错了,你应该变成一个香芋,怎么变成了一个小姐?它说,你们哪里知道,盐课林老爷家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盐课林老爷”就是林黛玉的爸爸林如海,宝玉利用“芋”和“玉”的谐音来编排黛玉的笑话。这个笑话并不精彩,宝玉就是故意混,让黛玉不要睡觉。黛玉听到最后,才知道是在笑她,“翻身爬起来,按着宝玉笑道:‘我把你烂了嘴的!我就知道你是编我呢。’说着,便拧的宝玉连连央告,说:‘好妹妹,饶我罢,再不敢了!我因为闻你香,忽然想起这个故典来。’黛玉笑道:‘饶骂了人,还说是故典呢。’”

注意下面,“一语未了,只见宝钗走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宝玉、黛玉打打闹闹的时候,宝钗总会走进来。其实我觉得宝钗一直有一个悲哀,就是她无法参与宝玉和黛玉之间的亲密,看到两个人在床上闹成一团,这个时候宝钗其实很落寞。

宝钗一来,大家就很正经了。宝钗说:“谁说故典呢?我也听听。”黛玉笑道:“你瞧瞧,有谁!他饶骂了人,还说是故典。”宝钗就说:“原来是宝兄弟,怨不得他,他肚子里的故典原多。只是可惜一件,凡该用故典之时,他偏就忘了。”她在讽刺宝玉在元春省亲那天作诗时忘记典故的事。从宝钗的话语可以感觉到,他们是有隔阂的,她对宝玉永远是庄重的,没有办法像黛玉和宝玉那样亲昵。

再回头看一下十九回的回目,“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这两句的第一个字是“情”跟“意”,十九回整个在讲人世间的情意:宝玉和袭人的情意,宝玉和黛玉的情意。这种情意本身是可以扩大的,如果宝钗真正大度的话,也许也可以加入。我常跟朋友讲,十九、二十回是最让人百看不厌的,因为它没有大事发生,只有日常生活的悠远、情意的深长,这是作者写得最好的部分。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大家可能常常会听别人讲,《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的确很奇怪,一本小说你看过一次,很少有欲望想看第二次、第三次。但《红楼梦》除了情节的起伏、故事的编排都很精妙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对每个人物的描写都很细致,让人在不同的年龄阅读,都会有不同的领悟。很多人物,比如像李奶妈这样的人,第一次、第二次阅读时是不会注意的,人们一开始总是关注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这些人,可是等你自己也到了那个年龄,就会觉得李奶妈这样的人物也很有趣。在十九回、二十回里都有她的故事,我们当然会觉得她好讨厌啊,一个唠唠叨叨的人。可等到二十回大家看一下,作者是怎么去写这个李奶妈时,他也不让你觉得她只是讨厌而已。其实她是一个有点过了时的人,过去曾经重要,宝玉长大后,她忽然觉得自己不再被重视,内心里有种荒凉。其实要对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这样的关心,才能写好这部小说。

阅读《红楼梦》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