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个人就输钱。“行令”就是传酒令,酒令停在谁的手上谁就被罚酒。跟宝玉的小厮们也都跑掉了,“更有或嫖或饮的,都私散了”。
这个时候宝玉是孤独的,当他孤独的时候会想什么呢?“宝玉见一个人没有,因想‘这里素日有个小书房内,曾挂着一幅美人,极画的得神。今日这般热闹,想那里那美人自然是寂寞的,须得我去望慰他一回。’”这种写法非常奇特,简直令人惊讶,可这就应该是宝玉的心思。他觉得连画里的女子都是寂寞的,都应该好好地心疼和珍惜,陪陪这个美人。宝玉身上一直有一种呆气,这种呆气就是他对人间的深情。
“想着,便往书房里来。刚到窗前,闻得房内有呻吟之韵。宝玉倒唬了一跳:敢是美人活了不成?”宝玉大概从来不觉得什么东西是没有生命的,所以当他听到声音时,他的第一反应是画中美人是不是活过来了,他就大着胆子“舔破窗纸,向内一看”。
下面的故事也很有趣。作者写道:“那轴美人却不曾活,却是茗烟按着一个女孩子,也干那警幻所训之事。”记得第五回中宝玉第一次性幻想,他到了一个太虚幻境,警幻仙姑觉得他无法领悟,就把她的妹妹兼美推给宝玉,教他这件事情。警幻仙姑一直在书里面代表一个教导“性”的女性。“宝玉禁不住大叫:‘了不得!’一脚踹进门去,将那两个唬开了,抖衣而颤。茗烟见是宝玉,忙跪求不迭。宝玉道:‘青天白日,这是怎么说。珍大爷知道,你是死是活?’”就是说如果贾珍知道你们两个在这里乱搞,一定会把你们活活打死。茗烟这个时候大概已经知道他不会死,因为来的是宝玉。用人知道宝玉的个性,也不怕他。
可有趣的是宝玉的反应,接下来宝玉就看了看那个丫头,“虽不标致,倒还白净,些微亦有动人处,羞的脸红耳赤,低首无言”。大概作者觉得“白净”这两个字很重要,就是人都很尊贵,生下来没有什么肮脏,也没有什么污秽。这种描绘非常奇特,宝玉身上有一种天生的对人的怜爱与珍惜,这种情感跟我们讲的爱情不一样,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色,只是觉得每个人都该有他的尊贵。“宝玉跺脚道:‘还不快跑!’一语提醒了丫头,飞也似去了。”
“宝玉又赶出去,叫道:‘你别怕,我是不告诉人的。’”结果宝玉又觉得这样不太妥当,担心她被吓坏了,跑出去自杀,所以紧跟着跑出去冲她喊。所以你要细看这些地方,我记得小时候读,根本一下子跳过这几行,因为本来以为还会继续有比较大胆的描述,后来发现没有了,觉得有点扫兴。现在其实你会觉得这处书写的动人。这一段把宝玉的个性完完全全写出来了,这就是他对人的原谅、宽恕与担待。他不但没有责骂她,没有得理不饶人,相反,他怕这个女孩子害怕,怕她受伤,怕她受了耻辱后想不开,他还要追出去再加一句。这件事情从礼教来讲,当然是活活打死他们,都没有人会讲话,因为是他们自己做错了,可是宝玉让人感动的是,他懂得人没有不犯错的,知道人性里面欲望的脆弱和无法把持。宝玉追出来说的这一句话,不是好作家绝对写不出来。
有时候在碰到一个必须处罚别人的情况,我会检查自己能不能担待对方,有没有这一句话,多一句话就会让对方不那么受伤。年轻的时候不容易懂这些,到某一个年龄你会觉得多加这一句话,让对方不觉得可耻或卑微,这大概是做人方面最费力的事,但是是必要的涵养。这样一句话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作宽厚与宽恕、担待与包容。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完全不像一个主人的做法,这样下去,他以后怎么能管住下人呢?这是有现实困境的。可是作者不管这些,他就是在写宝玉的一种真性情。《红楼梦》让我们看到了情、礼、法三者难以周全的一面,宝玉是个多情的人,他觉得如果没有真情,礼与法就变得残酷、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