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是说哪怕设了最好的门槛,死亡最后还是会来临。十五回里有两个寺庙的名字,一个是铁槛寺,一个是馒头庵,这两个名字都来自于范成大的诗句。作者用的很多名词实际上都在暗示秦可卿的死亡,可是你有没有感觉到,在如此热闹的场面里,我们已经几乎要忘掉这是秦可卿的丧事了,那些风光与排场原来就是作秀。

“彼时贾珍带贾蓉来到诸长辈前,让坐轿上马。”要出城了,到铁槛寺的路可能是黄土路,所以请长辈和女眷上轿,男客上马。“因而贾赦一辈的,各自上了车轿;贾珍一辈的,也将要上马。”贾赦一辈年纪大一点,就坐轿子,贾珍一辈要骑马。“凤姐儿因记挂着宝玉,怕他在郊外纵性逞强,不服家人的话,贾政管不着这些小事,惟恐有个失闪,难见贾母,因此便命小厮来唤宝玉。宝玉只得来到他车前。凤姐笑道:‘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女孩儿一样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下来,咱们姐儿两个坐车,岂不好?’宝玉听说,忙下了马,爬入凤姐车上,二人说笑前来。”照理讲,年轻的男孩子是要骑马的,可因为贾母最疼宝玉,凤姐最担心的就是宝玉,不敢有一点闪失,所以要宝玉跟她一起坐车。

“不一时,只见从那边两骑马压地飞来,离凤姐车不远,一齐蹿下来,扶车回说:‘这里有下处,奶奶请歇更衣。’”大家对此可能不太明白,其实是因为郊外的房舍非常少,要走很久才会有一户农家,所以要专门安排了人前面探路回来通报。通报的人快马来回,说前面有一个地方可以休息。“更衣”是如厕的委婉说法。因为路很远,有人专门看哪里有农家,可以上厕所,先去打扫干净,然后借用别人的地方休息一下。当然他们也可能需要换衣服。“凤姐急命请邢夫人、王夫人的示下。”凤姐不敢做主,请示王夫人和邢夫人要不要休息,上上厕所。“那人回说:‘太太们说不用歇了,叫奶奶自便罢。’凤姐听了,便命歇了再走。众小厮听了,一带辕马,岔出人群,往北飞走。”他们离开了出殡的队伍。

“宝玉在车内,急命请秦相公。”宝玉这个时候最疼的是秦钟,他随时惦记着秦钟。“那时秦钟正骑马随着他父亲的轿,忽见宝玉的小厮跑来,请他去打尖。”“打尖”也是休息的意思。更衣、打尖都有休息的意思。我们现在常用一个词叫“解手”,这是北方的俗语,古代常常强迫移民,把一些人拉到外面去垦荒,担心这些人半路会跑,所以他们的手是被绑着的,只有上厕所的时候才会解开,所以叫解手。

“秦钟看时,只见凤姐儿的车往北而去,后面拉着宝玉的马,搭着鞍笼,便知宝玉同凤姐坐车,自己也便带马赶上来,同入一庄门内。早有家人将众庄汉撵尽。”你可以看到贾家的声势之大,因为贾家女人们要来上厕所,所有的男人都被赶走了。“那庄的人家无多房舍,婆娘们无处回避,只得由他们去了。”因为总共没几间房子,女人没有地方躲。“那些村姑庄妇见了凤姐、宝玉、秦钟的人品衣服,礼数款段,岂有不爱看的?”村妇们看他们穿的衣服、长的样子,看他们的言行举止态度,觉得简直就像看戏一样。

作者在写了北静王之后再写这一段,很明显是在对比,就是这些贵族身份的人忽然来到农家,农家的人怎么看他们。作者在回忆自己一生的繁华时,用的是一种平等的视角,这种视角让我们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立足的角度。

“一时凤姐进入茅堂,因命宝玉等先出去玩玩。宝玉等会意,因同秦钟出来,带着小厮们各处游玩。”下面就是他看到的庄院景象:“凡庄农动用之物,皆不曾见过。宝玉一见了锹、镢、锄、犁等物,皆以为奇,不知何项所使,其名为何。”我们常常讲乡下人是土包子,可是贵族到了乡下也一样是土包子,作者一直在对比。他用出殡这件事情穿起了上至北静王下至二丫头这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