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平凡,可是对宝玉来讲,他们都是生命中可能结伴而行的对象,这种相伴可能短到只有一两分钟而已。

佛教里面常说两个人同船过河要几百年的修行得来,意思是要五百年才修得同船共渡,这种说法提醒我们珍惜偶然的相遇与分别,宝玉一直在体会这种东西,大家如今聚在一起听我说《红楼梦》大概也是很深的缘分。

我们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因果使人世间每个个体的生命跟周遭所有的生命联在一起,而《红楼梦》真正要讲的正是人在世间可知与不可知的缘分。尤其是宝玉,他对自己一生深深浅浅的缘分有一种珍惜。

你看在二丫头摇纺车的时候,秦钟就跟宝玉说:“此卿大有意趣。”意思说这个女孩真漂亮。秦钟是一个内心蓬勃着一种欲望、正在发育的男孩子,他没事就去招惹小尼姑智能儿,当他看到二丫头摇纺车时又说出这种话来。可宝玉则比秦钟有教养,有分寸,他认为,这个时候不能去调戏一个乡下女孩子。这里其实是在对比宝玉的用情,他与秦钟是不一样的。秦钟的言行很容易发展成低级趣味的调戏,可宝玉走的时候没有看到二丫头,感觉有一点惆怅,我不知道这时大家是不是能感觉到情跟欲的不同。他并不是占有,只是觉得似曾相识,而这个缘分又是那么浅,让他有点哀伤。宝玉个性中有关“情”的部分常常让人感觉很难解释,你会觉得他有情,可并不滥情,如果没有秦钟作对比,你感觉不出来。当天晚上秦钟按着尼姑智能儿在床上乱搞,宝玉跑来坏他的好事。从这里可以看到秦钟是沉溺在欲望之中难以自拔的状态,宝玉却不是。他跟北静王的交谈、跟二丫头的交谈都是人和人的那个前世缘分的深情。

我们来细读一下北静王跟宝玉的相会,非常非常淡,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第一次、第二次读《红楼梦》的朋友常常注意不到,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这几年看《红楼梦》的时候,北静王这个人物常常会跳出来。我觉得他和宝玉的关系中有一种很完美的东西,仿佛人世间的缘分都不存在了,干净到一清如水。这种人与人之间平淡若水的交往,好像只是做当下的接触,而不再有以后的纠缠,这种缘分非常清净。二丫头也是如此。尊贵非凡的宝玉到了农家,二丫头根本没把他当回事,所以会训斥他乱动东西。宝玉在秦可卿出殡这天碰到了两个让他无法忘却的人,一个是北静王,一个是二丫头,两个人的身份、性别不一样,但跟宝玉之间有一种深情。

我们先看一下北静王:“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水溶是北静王的名字。他戴着插有银翅的官帽。我们看戏,会看到官员袍子的下端有一些波浪状的图案,叫作江牙海水。北静王是开国四大王爷之一,因为功劳特别高,所以一直到第三代还世袭王位。“鞓”这个字我们现在不太用了,就是一种皮革。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染成红色的皮带。北静王皮肤白皙,面如美玉,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一样。

《红楼梦》中仔细地描绘一个出场的人物时,这个人就是下凡之人。宝玉举目去看等于是在认前世的缘分。《红楼梦》一开头的神话就是讲天上有仙缘的人全部下凡,他们在人世间当然都是秀丽人物,因为他们身上有前世的仙机。

“宝玉忙抢上来参见,水溶连忙从轿内伸出手来挽住。”他并没有下轿,他跟宝玉的身体是有距离的。可是他从轿内伸出手来把宝玉挽住,不让他跪下来,两人最亲密的接触仅此而已。然后他也看宝玉了:“见宝玉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如点漆。”这一节里,北静王跟宝玉都是银白色的着装,除了皮带是红色外,基本上是白的。作者对色彩非常敏感,因为他们之间的缘分洁